今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由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交控集团”)主编的《公路工程利用建筑垃圾技术规范》(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
虽然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规模化应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此前我国交通领域没有现成的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应用的相关行业标准,影响建筑垃圾再生利用在交通领域的全面推广。此次《规范》行业标准的出台,对于实现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推广应用,规范建筑垃圾应用的技术、工艺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有效解决我国建筑垃圾运输、堆放、处理问题,破解日益加剧的“垃圾围城”难题,对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对于解决公路
砂石材料短缺的紧张局面和节约土地、保护环境、推动绿色交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中对于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的标准规定非常细,在实际应用中指导性很强。”西安公路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部长徐希娟说。
细梳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再生利用技术发展,一部系统全面、指导性强的《规范》编写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徐希娟介绍,2010年前,她所在的公路研究技术团队已经开始进行建筑垃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2012年,按照陕西省交通运输厅的要求,陕西交控集团(原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经过多方调研,决定依托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开展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综合利用研究,确定了《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总课题,并列入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
项目,下设10个子课题,从特殊地基处理、路基填筑、路面基层、小型预制构件、环境影响、政策及定额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最终,通过变废为宝,恢复垃圾场占用土地3000亩,减少土地开挖面积1500余亩,节省生石灰17万吨,节约燃煤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000多万立方米,该项目共计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约600万吨,产生直接、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原来的建筑垃圾都是大家认为路上不能用的东西,要把它清除出去,通过技术研究,我们把建筑垃圾‘请’进项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能用’后就研究怎么‘用的好’。”徐希娟说。
随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科研成果陆续在陕西省西安绕城高速公路扩能工程、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中应用。
在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经过专门处理的建筑垃圾变为合格的筑路材料,用于路基填筑、边坡防护等,可消纳建筑垃圾1100万吨,减少建筑垃圾消纳占地约6000亩,减少土地开挖3000多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0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利用设计、施工、检验、验收等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和规范,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在陕西公路建设领域已臻成熟。
2018年5月,陕西交控集团(原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积极响应交通运输部征集行业标准的号召,依托《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中规模化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成果申报了“公路工程应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技术规范”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2018年9月,交通运输部将原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确定为“公路工程利用建筑垃圾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的主编单位。
在编写《公路工程利用建筑垃圾技术规范》时,全面吸收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领域成熟的应用成果及规范标准,针对我国建筑垃圾的特点和公路工程的需求,基于建筑垃圾再生材料特性不同而用途不同的差异化应用理念,最大限度的给出应用部位和技术标准,其中多项科研成果在全国属首创。
2021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规范》。《规范》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开放发展理念和交通强国建设有关要求,坚持绿色低碳、技术保障和可用尽用的编制原则,实现建筑垃圾再生后的最大价值和最大的资源化应用范围。
经过陕西交通行业多年科技攻关和工程实践,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将开启“再生”之旅,经过“粉身碎骨”“回炉重造”等破碎、筛分、分离工序,变成了再生材料,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使用。
“此次行业规范出台也是争取把建筑废料‘吃干榨尽’的绿色环保实践,规范制定后许多技术也可以引申至其他行业领域,给市政道路、铁路等建设提供参考。此外,建筑固废再利用技术实践也催生带动了公路建设和垃圾处理周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徐希娟介绍,目前,陕西省对各类废物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正在不断推进,下一步将对固废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争取实现从“降碳”到“零碳”的升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