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 ,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维修、拆除旧建筑物时产生的。据统计,2000年左右,上海年产出的建筑垃圾量就高达2300—2400万吨。面对如此之多的建筑垃圾,如何处置、资源化利用就成了摆在面前的问题。上海地处东海之滨,低洼地较多。通过使用大量的建筑渣土进行回填或者堆山造景让建筑垃圾得到资源化利用。如,闵行的体育公园、外环线绿带等项目都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而上海利用垃圾 填浜筑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十九世纪。
1914年填浜时的洋泾浜
从上海开埠至十九世纪60、70年代,上海市区的垃圾(其中包括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已采取填埋沟、浜、洼地和堆山筑路等方式进行末端处置。在咸丰十年(1860年)前后,江浙一带和上海附近的大量居民涌入租界,造房出租成了当时获利最丰的行业,大量垃圾用来填沟平洼,增加了可利用的土地,也提高了土地的价值。
1914年老城厢填护城河、 拆城墙、筑中华路的影像
19世纪70年代,不少用垃圾填平的土地上盖起了房屋,筑起了跑马厅,修起了公园。但此时进行填埋的垃圾往往是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的混合物,填埋后仅在表面覆盖上一层泥土或用泥土杂以棉絮之类混合后封盖,自然无法做到像今天这样如回填渣土等无害化的处理。有些用垃圾来填没水塘,在20世纪初还作为灭除蚊蝇滋生地的一种措施,既减少了运输费用,垃圾清运部门又能在经济上得到一些补偿。
法租界公董局
据法租界公董局(相当于公共租界的工部局,是旧上海法租界最高的市政组织和领导机构。)记录,民国14年(1925年)以前的20多年里,租界内80%的低洼地是用生活垃圾填平的,面积约为300亩。直到解放前,上海市的垃圾填埋都缺乏规范的分类管理。尽管有相关部门进行代运,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仍往往采用混装混运的形式。
肇家浜群众正在填浜
肇家浜群众正在填浜
解放后,为了进一步加速城市建设,从1949年到1954年8月,上海市共有354万吨垃圾用来填没沟塘,面积达300余万平方米。当时肇家浜的整治,就是利用垃圾来填浜筑路。到了60年代后,市区或市郊需填没的沟、浜越来越少。70年代修建的市区通往金山石化总厂的公路,利用了大量的垃圾填筑路基,同时期还利用建筑垃圾堆积修成了靶子场(位于广粤路),现已绿化成山。
直到1992年10号令《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的发布,使得上海市工程渣土和建筑垃圾的处置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上海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处置管理规定》对本市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清运、回填、处置,储运场地等管理都作了明确规定,要求市渣管处具体负责对全市建筑渣土从源头(产出)—运输—处置(消纳)的全程管理。
上海在1992年还建造了宝山区北塘桥和高境镇、嘉定区申纪港、闵行区漕宝路6号桥、浦东新区花木5座建筑渣土储运场,日总转运量达315万。这些储运场一方面促进了市区内建筑垃圾临时堆点的取消,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对建筑垃圾中转及处置的管理能力。至此,上海市的建筑垃圾处置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
目前,上海市建筑垃圾应当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分类处理:一是工程渣土,进入消纳场所进行消纳;二是泥浆,进入泥浆预处理设施进行预处理后,进入消纳场所进行消纳;三是装修垃圾和拆除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经分拣后进入消纳场所和资源化利用设施进行消纳、利用;四是建筑废弃混凝土,进入资源化利用设施进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