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2019年12月21号举行的山东大学——泰安安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战略发展研讨会上了解到,泰安市将依托山东大学——泰安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针对城市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市政污泥等开展全方位的研究,构建固废综合利用平台,实现资源化利用,大力提升泰安环境综合服务保障能力。
“
建筑垃圾不等于垃圾,关键是要看如何处理和利用。”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专家、住建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刘畅说到。
在当天的研讨会上,研讨会邀请了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建筑大学等方面的专家,从技术现状、国家战略、产业化利用等方面对泰安市固废物利用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议。
近年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泰安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治理标准,对城市固体废物的全量收集、科学分类、安全处置和充分利用已成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品质的改善,可回收物商品属性趋弱,越来越多的可回收物混入生活垃圾,如废橡胶、废玻璃、废织物属等,总量占生活垃圾总量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些可回收物没有得到有效地资源化利用,加剧了生活垃圾处理系统的压力。
与此同时,可回收物回收行业处于散乱无序的状态,集约化发展水平差,回收效率低下,末端利用设施不全,存在“二次污染”,行业亟需转型升级。
“建议地方政府推动立法、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关政策。”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海洋环境混凝土材料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李秋义教授提到,在国家政策层面,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为各地建立以资源化为基础的固废处置利用平台提出了总体目标和方向。
2017年,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包括泰安市在内的46个重点城市到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的目标,要求完善与垃圾分类相衔接的终端处理设施,探索建立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
同时,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出台《关于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循环发展引领行动》等文件,要求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新型城市发展。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关键环节是前端处置。”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政协委员季节教授提到,在国内外的城市管理实践中,资源化作为垃圾处理的三大原则之一,呈现出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特征。瑞典等欧美国家的先进模式为泰安固废处理工作提供了借鉴。
2019年10月末,泰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第一次审议了《泰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草案)》,计划今年正式出台。
2019年11月15日上午,由山东大学、泰安市城市管理局和山东洁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山东大学——泰安城市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合作
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
此次合作,双方都投入巨大、期待颇高。山东大学——泰安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作为山东大学与泰安市合作建立的产学研一体机构。双方此次合作建设把泰安的产业优势、政策优势、环境优势、区位优势与山东大学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政府、高校与企业合作,资源优势互补,学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和市场化有机结合、互利共赢的机制,加快提升泰安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推动泰安市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成立以来,针对固废物利用制定了三年工作规划,并展开重点课题研究。此外,研究院将重点针对生活垃圾等固体废弃物开展资源化利用技术、管理、产品、设备等方面的研究、推广,计划5年内申报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等各类项目5-10项,申报专利10-20项;引进核心技术并配置核心团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泰安境内培育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企业3-5家,3年内至少有5项重要科技成果在泰安转移转化。
“争取在五年之内通过我们的产学研合作,我们达到信息共享、人才共享、技术共享,争取五年之内实现我们泰安市建筑垃圾的百分之百的资源化利用。”山东大学——泰安固废综合利用研究院院长崔新壮告诉记者。
当前泰安市垃圾焚烧、餐厨垃圾处理、危废处置等终端设施基本完善,下一步,依托研究院人才和技术优势,将在垃圾分类、河泥处理、建筑垃圾等研究利用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