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城镇化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建筑垃圾处置利用问题,成为城乡发展中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因此,在循环发展观念的转变上做功课、下功夫,大胆使用新技术,积极践行新理念,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更多城市管理者的共识。
北京:朝阳建筑垃圾再循环,就地转化不挑食
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地区的棚改现场,通过
破碎、筛分、多级分选……一系全封闭工艺流程,可使90%以上的建筑垃圾转化为再生骨料,再生骨料再作为原材料,经过再加工,产出再生产品,回归应用于本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据了解,朝阳区孙河地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生产线”可有效解决这里建筑垃圾消纳、转化、再利用的问题。自生产线试生产以来,已经为地区处理转化建筑垃圾8000吨,为疏解后的“留白建绿”及时提供空间。
陕西: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成功用于公路建设
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放眼望去,八百里秦川农田遍布、城镇林立。多年建设产生了数以亿万计的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中的可利用部分应用到高速公路筑路中来,探索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之路,缓解垃圾围城、变废为宝,现实意义重大。
据初步测算,西安北环线高速公路建设使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600多万吨,恢复建筑垃圾占用土地约3000亩,减少开挖土地面积1500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00万立方米,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这一探索是对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大规模运用,拓宽节能、环保要求下的公路建设新方法、新途径更是一次创新探索,实现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共赢。
宁夏:永宁县万吨建筑垃圾变成公园微地形景山
将城乡建设中的建筑垃圾进行废物利用,变成微地形景观,这一华丽的转身在永宁县最大的公园——人民公园得到了极致的展现,成为该县5年来城乡环境日趋美好的最好见证。
在公园规划时,永宁县开动脑筋,决定就地取材,让建筑垃圾变成大量的建筑材料,真正变废为宝,于是大量垃圾在这里处理后,就变成了这两座名山的景观。这两座景山的建设,不仅促进建筑垃圾有了好的归宿,节省了大量的砖石土方,优美了环境,为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添砖加瓦,也为建设废物处理探讨出了新路。
给建筑垃圾一个归宿
目前,我国一直在积极探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及其是否是城市建筑垃圾的好归宿。“垃圾不是一无是处,而是放错了的资源”,让国内很多公司发现了建筑垃圾的价值前景,经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国情研发推出了建筑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包括固定式建筑垃圾处理设备、无扬尘油/电两用履带式成套设备、轮胎式
移动破碎站成套设备、轻物质联合分离车、环保抑尘车等设备。
他们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完成建筑垃圾破碎、筛分、轻物质处理、抑尘等工序,生产不同类型的再生骨料成品。这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或直接利用或深化加工,最终为大量的建筑垃圾找到应有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