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气密行业节能减排提升技术需政策支持
2008-10-22来源:中国振动机械网
在液气密产品中,液压、液力、气动产品对机械装备的节能起着重要作用,密封件则是减少机械装备传动介质泄漏(减排)不可或缺的产品。而在液气密产品为机械装备节能减排发挥作用的同时,其自身在生产过程中也必须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因此,业内专家表示,为了满足主机的需要,也为了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液气密行业必须以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为行业发展的理想目标。目前,众多液气密企业都在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开发节能新产品。
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专家指出,液气密产品要达到节能效果,提高使用寿命是当务之急。
我国液气密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的最大差距就在使用寿命上。如我国工程机械等主机用的大多数国产柱塞泵/马达产品的使用寿命仅相当国外同类产品的1/2强。如果这些产品的使用寿命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就意味着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材料、能源、工时减少50%左右。因此,当前液压气动密封件行业要打一场以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为目标的攻坚战。全行业已提出,在3~5年内,使我们生产的液压气动密封件主要产品的使用寿命达到国际先进国家同类产品的水平。
专家认为,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主要应在工艺、材料方面下大力量。我国液气密行业企业近年来在加工装备方面投入资金较大,设备更新换代,加工手段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但是在表面处理的工艺上尚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产品的使用寿命低,因此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
提高液压气动产品的使用寿命,还要求为其配套的轴承、高强度螺栓、弹簧、密封件的性能、质量可靠,只有当这些配套件满足了液压气动产品的使用要求,才有可能提高液压气动产品的使用寿命。
泄漏是机械工业的世界性难题,多年来,无数技术人员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孜孜不倦的钻研。尤其是液压系统的泄漏,不仅污染环境,还会降低设备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减少泄漏,无疑是最明显的节能减排。据估算,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每年因主机液压系统泄漏而补充的油液在70万~100万吨。我国虽然没有对液压系统泄漏做过测算,但是按照我国现有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来看,我国因泄漏导致的经济损失绝不可小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工业压缩机用电占全国总用电量的6%,因此减少压缩机的气源泄露损失又是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专家指出,减少泄漏要从设计开始,液压元件采用零泄漏的密封结构和高性能的密封件,液压系统尽量减少泄漏环节,如集成块,采用螺纹插装阀,高性能的管件等。
(源自:中国工业报) 在产品开发时企业还应关注那些主机用户急需的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现在业内比较流行的节能技术包括负荷传感技术,二次调节技术,比例控制技术,变频、伺服电机驱动技术,液压与电子、电气、机械相结合的HYBRID技术等;节能产品包括负荷传感转向器,负荷传感柱塞泵,负荷传感多路阀,机电一体化的数字泵、数字阀、数字缸等,满足自动控制特别是现场总线控制所需的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液气密产品,大功率风机、水泵、发电设备等应用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偶合器传动装置,低能耗的气动元件。
专家还建议企业在研发产品时可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例如有的企业采用有限元法对现有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仅一个零件重量就由原来的600kg减少到380kg;在产品生产时采用无切削或少切削工艺,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如某企业采用钢条盘圆工艺代替薄壁大口径零件的切削工艺,不仅提高工效几十倍,而且节省大量原材料。
政策措施及时跟上
除了企业自身的努力外,专家认为,要想在行业内形成应用节能新材料、新工艺及开发节能新产品的良好氛围,还需要相关政策措施的促进。
第一,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建立行业自主创新体系。以往的产学研结合由于没有形成自主创新体系,没有人协调各方利益,因而失败多于成功。鉴于以前的经验教训,协会应当发挥中介作用,当好创建自主创新体系的组织者、协调者、监督者和管理者。行业内的技术工程中心应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体,主要任务是承担一些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投标,成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孵化器,成为行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和应用的中试基地,成为集中行业领军人才的产业化链条的第一环。
第二,在税收政策上支持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应用,需要国家税收政策的扶持,尤其是液气密企业多属中小企业,实力有限,没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很难发展。国家可在有关税收上给予减免,所减免资金专门用于节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第三,积极鼓励主机厂优先使用节能产品。液气密行业是为主机厂配套的行业,节能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用户上。现在主机厂主要关心的是产品价格、质量,对产品的节能性还重视不够,因而,需要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调动主机厂选用节能产品的积极性。
第四,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要达到节能目标,产品必须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这也是现在液气密行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转变生产方式所必须的。
(源自:中国工业报)
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