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对原料易磨性的影响性试验表明,当物料中的水分达到一定比例时,它就成了影响物料易磨性及磨机产量的主要因素,而这个因素在生产控制中是一个可变量,它受生产工艺条件、原材料情况、气候条件及生产管理等因素影响。如果生产工艺条件较好(有较好的烘干系统)、原料情况较好(有固定供应点)、原料库大型化(储量较大)、生产管理较完善的水泥企业,在物料水分控制方面就会做得比较好,对磨机产量的影响程度可望降低。反之,物料的水分控制差,物料中水分波动较大(1%~5%),造成磨机产量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运行。
由上述分析可知,当磨机系统从外界补充大量的热量,使磨机系统达到热平衡,水分就能及时排出,就可以降低水分对物料易磨性及磨机产量的影响,充分发挥磨机的功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磨头增设热风炉(许多厂家一般在磨头直接增设热风炉),但这里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进入磨机的热风是否真正起到了热交换的作用。要使进入磨内的热风对物料起作用,就必须使热风与物料充分接触并进行热交换,而且必须使水分在一仓内就能充分蒸发,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从图1看出磨内物料运动轨迹只占磨机截面积的50%左右,磨内存在相当大的空洞,热风与物料接触的机率不高,浪费了大量的热量,热效率降低,同时冷物料进入磨内,首先是预热,再蒸发水分,不能完全在一仓内完成,这样一仓的粉磨效率就会降低,同样影响产量。针对这一情况,开发了磨头烘干工艺,从图2的物料运动轨迹可以看出,物料在入磨前与热风进行充分接触、预热,提高热效率,使磨机系统达到热平衡,充分提高物料的易磨性及磨机产量。
根据各水泥厂的条件,可选用人工手烧炉或沸腾炉形式,有好的烟煤地区可采用磨煤喷粉机及燃烧器的形式。设计时结合初终水分及磨机产量,进行热工计算,确定热风炉燃烧室炉篦面积及炉室容积,选择合理的风机风量与风压,以使进入烘干仓的热风温度控制在400℃~600℃。
根据不同磨型设计相匹配的烘干仓,烘干仓与磨头联接,随磨机一同旋转,仓内有弧形扬料装置及进料装置,使物料充分预热烘干,进入磨机粉磨仓(一仓)的物料继续烘干,水分能尽快蒸发,避免发生由于水分过高而出现的糊球、饱磨现象。同时由于进入烘干仓的物料经扬料板扬起后,相当一部分的细粉随热风迅速通过一仓,减少了一仓的过粉磨及“垫底”现象,提高了一仓的研磨粉碎能力,这样极大地提高了磨机的产量。
磨机系统的其他工艺要求有以下几方面:
(1) 随着产量的提高,磨内物料的流速须加快,便于水分及细粉的快速通过,磨机隔仓板及出料篦板的篦缝应加宽,一般隔仓板篦缝有效面积取20%左右为宜;
(2) 适当加大系统的通风量,可采用增加风机转速、更换风机或加大磨尾除尘器等措施;
(3) 加强磨机系统的管理,减少磨机系统的漏风点,使系统的漏风量降到最低。
以Φ2.2×6.5m生料磨改造后效果举例,改造前当水分在2%~4%时,产量在25~30t/h,改造后产量稳定在36t/h.上述效果的取得,基本上没有对粉磨系统进行如选粉机之类的改动。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