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工业做大做强迈出坚实步伐
2008-12-01来源:中国振动机械网
1978年,我国第一个现代化钢铁企业————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开始动工兴建,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大型化、高速化发展的序幕。在一个个钢铁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我国逐渐告别了钢铁依靠进口的历史,正在加速由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
产业规模快速扩大
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高速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等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台阶,到2005年结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局面,圆了几代钢铁人的梦想。
2007年钢产量达到4.89亿吨,比1978年增长14.4倍,年均增长9.9%;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4.4%升至36.4%。
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
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我国钢铁工业依托科技进步和装备现代化,实现了从以支撑建筑业用钢为主向以支撑城镇化和工业化用钢为主的转变,在数量、质量、品种上持续满足建筑、机械、汽车、家电、石油、铁路等行业发展的新要求。2007年与1978年相比,国产钢材(扣除重复材)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从71.6%上升到95.9%。尽管冷薄板带、镀层板带、电工钢等少数品种的自给率未达到100%,但呈快速增长态势。
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
装备国产化率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前,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仅有600多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到16956亿元。新建了一批以上海宝钢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以鞍钢为代表的大型钢铁企业实施了脱胎换骨式的技术改造和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主体装备实现了大型化、连续化和自动化。截至2006年底,炭化室高度≥4.3米的焦炉产能占机械化焦炉产能的72.7%,180平方米以上烧结机的产能占43.5%,1000立方米以上高炉的产能占39%,120吨以上转炉占炼钢总能力的30.6%。
中小型冶金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大型冶金装备国产化率也在明显提高,如宝钢“十一五”以来建设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为92%,鞍钢主体设备的国产化率达到了90%以上。
在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01年末彻底淘汰了平炉炼钢;自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实施至2007年11月末,已关停和淘汰落后炼铁能力2940万吨、炼钢能力1521万吨。
经营状况总体良好
(源自:经济日报) 近年效益增幅明显
改革开放初期的各项政策和体制机制的变革,激发了钢铁企业的活力,1993年与1978年相比,工业增加值从77亿元升至1145亿元;实现利税从50亿元增至576亿元,实现利润从34亿元升至295亿元。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中,受计划经济积累起来的企业社会负担过重、装备落后、负债率高、技改资金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以及上世纪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1999年全行业利润几乎为零。经过国家对钢铁等行业实施债转股、技改贴息、企业改革改制、主辅分离等一系列政策,钢铁产业走出了经营低谷。
进入新世纪后,在原燃料价格大幅暴涨的情况下,钢铁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改善内部管理,保持了经济效益的增势。2007年与2001年相比,产品销售收入从3792.7亿元升至19910.7亿元,年均增长32.2%;实现利润由163.8亿元增至1447.4亿元,年均增长44.3%;销售收入利润率从4.32%升至7.30%。
科技进步成效显著
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旺盛的市场需求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拉动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钢铁工业发展的推动力,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成果转化的主要表征如下:
2007年与1978年相比,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从2500千克标煤/吨降至632千克标煤/吨;高炉利用系数从1.43吨/立方米/日升至2.68吨/立方米/日;转炉钢铁料消耗从1184千克/吨降至1085千克/吨;连铸比从3.5%增至98.86%;全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从33吨钢/人/年升至370吨钢/人/年;板管比从32.3%升至50.4%。进入新世纪以来,重点钢铁企业吨钢耗新水从2000年的25.24吨降至2007年的5.31吨,水重复利用率、废水废气处理率、尘泥废渣利用率均在90%以上。
联合重组取得较大进展
特大型企业数量在增加
197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100万吨的企业只有鞍钢(686万吨)、武钢(247万吨)和首钢(146万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全球钢铁业掀起了兼并重组浪潮,我国钢铁业在这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如宝钢、上海冶金企业、上海梅山冶金公司联合组建了上海宝钢集团,去年又兼并了新疆八钢;湘钢、涟钢、衡阳钢管公司联合成立了湖南华菱集团;攀钢先后吸收成都无缝钢管厂、成都钢铁厂、长城特钢,组成了新的攀钢集团;鞍钢和本钢组建为鞍本集团;武钢相继并购了鄂钢和昆钢;河北的唐钢、宣钢、承钢联合成立为新唐钢集团,并于近日与邯钢集团重组,成立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重组为山东钢铁集团;最大的民营钢企江苏沙钢相继收购了淮钢、河南永钢、江苏永钢。2007年全球钢产量超过2000万吨的12家企业中我国占5家。
(源自:经济日报)
国际贸易与合作持续增长
国际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
1978年我国进口铁矿石仅为802万吨,2007年飙升至38309万吨,生铁产量的52.1%用的是进口铁矿石,利用境外铁矿资源成为实现我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保障。
2005年之前,我国一直是钢铁产品净进口国,2003年钢材进口量达到了创纪录的3717万吨。2006年我国钢材对外贸易实现了历史性转变,成为净出口国;2007年跃居世界最大的钢铁产品净出口国,出口钢材6265万吨、钢坯643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开展国际钢铁贸易为钢铁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参与国际竞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源自:经济日报)
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