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春风和煦,山东省莱州市纱岭金矿项目现场彩旗猎猎。随着礼炮齐鸣,备受瞩目的莱州汇金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纱岭金矿尾矿综合利用项目正式破土动工。这一项目的落地,不仅是中国黄金绿色转型的里程碑,更标志着循环经济模式在黄金矿业领域的深度实践迈入新阶段。
创新工艺 让尾矿“变废为宝” 作为国家“十四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重点示范工程,该项目以科技为支点,撬动绿色发展新格局。通过分级脱泥、筛分提纯、膏体充填等尖端技术,尾矿被精准“解剖”。提取长石作为建筑陶瓷原料,提升资源附加值;将粗粒径尾砂加工为建筑细砂,填补市场缺口;细尾矿充填井下采空区,实现地压控制与固废减量“双赢”。 该项目投产后,尾矿综合利用率将达85%,仅15%需堆存处理,真正构建“资源-产品-再生”闭环链条,为行业树立循环经济新标杆。 政企协同 跑出“莱州速度” 项目从蓝图到落地,离不开政府“护航”。山东省将其纳入2024年重大项目库,莱州市成立专班提供“管家式”服务,审批周期压缩60%。“从立项到开工,部门联动无缝衔接,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该项目负责人感慨道。高效协作的背后,是政企共筑绿色发展底色的决心。 “三高”标准 锻造行业示范标杆 开工仪式上,莱州汇金公司总经理蔡兴健立下“军令状”。一是安全筑基,引入AI智能监控系统,构建“双控”预防机制,实现施工全程数字化管控。二是质量为先,推行“样板引路+三检制”,瞄准“国家优质工程奖”全力冲刺。三是聚力攻坚,建立“周调度、月考核”机制,以“井巷有多深,责任就有多重”的担当凝聚合力。 “我们要以‘温度高,觉悟更高;井巷深,思想更深’的精神状态,将项目打造成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蔡兴健的发言掷地有声。 多维共赢 书写生态与经济“共生答卷” 项目建成后,日处理尾矿能力达1.14万吨,年可生产建筑陶瓷原料约124万吨、优质建筑砂41万吨。更值得期待的是,其首创的“全流程自动化监测+膏体充填”模式,可大大减少尾矿库占地,降低地质灾害风险,实现尾矿的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显著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行业破解尾砂处置难题提供“莱州方案”。未来,这里将崛起一座集固废利用、绿色开采、循环产业于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基地,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振升华。 向“绿”而行 点亮矿业未来 在纱岭金矿尾矿库开工建设的机器轰鸣声中,一场关于绿色变革的叙事正徐徐展开。从废渣堆里掘金,在循环链上增值——这不仅是一个项目的启航,更是中国黄金集团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的铿锵足音。正如现场飘扬的旗帜所昭示:以科技为笔,以责任为墨,新时代的“绿色矿工”正在大地深处,书写人与自然的和谐篇章。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