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ining.com网站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深海采矿可能摧毁海底重要热泉系统,并给数百公里外的热泉田带来连锁反应。
这篇发表在《生态学与进化》期刊(Ecology and Evolution)的论文指出,热泉在海底地质活动区域构成了极端深海环境。这些类似水下间歇泉的热泉系统从海底断裂涌出富含矿物质的热水。尽管在高温高压下,这些热泉系统仍伴生有奇异而独特的生命。这些热泉周围的生物比如蟹、虾和蠕虫都依赖细菌生存,他们利用热泉的化学能量来形成生物质。
这些延续生命的富含化学物质的水也成为深海采矿的目标。从地壳上升的化学物质遇到冷海水后沉淀,在海底形成烟筒式的沉积,被称为海底块状硫化物。
西南太平洋拉乌(Lau)盆地纽阿(Niua)水下火山热泉富含矿物质(图片来源:冲绳理工大学)
本文第一作者奥蒂斯·布鲁纳(Otis Brunner)在媒体声明中称,“这些烟囱还有大量高品位金银铜和其他稀土矿物,是当代技术亟需的原材料”。
布鲁纳指出,尽管这些矿床矿物金属丰富,但资源开采会造成热泉生物毁灭,同时也会严重影响附近同类型热泉烟筒的生物。
“每一个热泉通常发育一些特有物种,也就是他们只能生存在那个地方。如果搬移或严重损害生态系统,不仅造成动物死亡,还将造成整个物种灭绝”,他说。
而且,布鲁纳目前的研究表明,对热泉生态系统的损害不仅局限于一个单独的热泉点,还可能影响数百公里以外的其他热泉点。
虽然热泉系统看起来相互独立,但实际上许多热泉物种的幼虫能够在洋流协助下从一个点迁移到另外一个点。如果他们到达另外一个热泉点而且条件与原先类似,这些物种就可以栖息后育为成虫。
也就是说,如果某一物种种群在一个热泉点灭绝,那么幼虫可能迁移来此的另一个热泉的同一物种种群也将面临威胁。
在其研究中,布鲁纳对西北太平洋的三个分区,即冲绳海沟、伊豆博宁岛弧和马里亚纳海沟的热泉系统进行了观察。通过对比热泉点一般出现的物种数量来揭示热泉点的相互关系。
借助物种数据建立的网络,这位研究者及其团队圈定了能起到分区聚集点作用的热泉点。
研究发现,位于冲绳海槽中部的酒井(Sakai)和伊赫亚北海山(North Knoll Iheya)两个热泉点对于保持连接最为重要,应该优先进行保护。
“不幸的是,位于冲绳海槽的酒井和伊赫亚北海山热泉点正是采矿靶区”,布鲁纳称。“但是这两个地方的任何扰动都回对整个日本的热泉物种带来严重的影响”。
对于伊豆博宁岛弧和马里亚纳海沟来说,日光海山和爱丽丝泉分别是最重要的集聚点。这些地方目前尚未有深海采矿意向。
研究还发现了冲绳海槽和马里亚纳海沟与伊豆博宁岛弧之间的连接通道。不过,这些连接只出现在少数几个热泉点附近,包括冲绳海槽的驹桥第三海山(Daisan-Kume Knoll),位于采矿意向区内。
基于这些发现,科学家的结论是采矿活动可能导致跨西北太平洋的热泉生物网络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