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控制的范围内。对于必须破坏扰动的部分,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先进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的存在、发展直至终结,始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融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轨道中的一种崭新的矿业形象。
那么,建设绿色矿山有什么好处?创建绿色矿山的标准是什么?
做绿色矿山的8方面好处
第一 绿色矿山是国家、社会、业界对矿山企业的认可,标志企业的标准和层次,促进政府对矿山的支持,促进企业销售和品牌提升。
第二 绿色矿山可申请当地政府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财政补贴,浙江省对验收合格绿色矿山按照
项目实际总投资20%进行补贴,单个项目资金补助一般不超过80万元。(根据各省实际情况而定)第三 绿色矿山在资源条件允许时,可以协出让方式优先获得利用原有矿山扩大开采范围毗邻区域采矿权。
第四 政府可根据绿色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进度,按比例提前返还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或保证金。
第五 绿色矿山经依法申请和审批,可申请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政策。
第六 对一次性缴纳出让金确有困难绿色矿山,经批准出让金可在采矿权有效期内按合同分期缴纳。
第七 简化程序,绿色矿山在原矿区重新受让采矿权时,在开采规模增加量不超过原原开采规模一定比例(如30%)情况下,可不重新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水土保持方案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
第八 绿色矿山在国家和地方调整矿山企业税费、电力供应及企业扩大再生产时,各级行业行政管理部门将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省级相关部门还会负责推荐省内各大商业银行及投资公司,加快金融企业和矿山企业对接和扶持力度。
(一)合法采矿(矿山开采合法化)
1、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取得采矿权、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等相关证照;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和地质环境保护规划。
2、矿山建设项目有经过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等报告;矿山企业依法管理和组织生产,依法缴费、纳税和足额交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
3、申报前两年内,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未造成人员死亡,未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故,未受到国土、环保、公安、安监、水利、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的行政处罚。
(二)高效利用(资源利用高效化)
1、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学规范,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
选矿回收经达到设计要求,达全省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2、矿产资源利用率高,优质优用,没有采富弃贫、浪费和破坏资源及环境的行为,产品结构优化合理,废弃资源回收利用率高,达全省同类矿山领先水平。
3、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同时,积极推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吨耗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税、费、利)高,实现节能降耗(能耗指标低),达全省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三)科学开采(开采方式现代化)
1、严格按照经过审批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采矿(开采、选矿、冶炼)方法科学,工序合理有序,矿山开采科技水平属同类矿山先进。
2、改造和引进采选技术,选择有利于生态保护的工期和方式,露天采场作业要按照自上而下、分水平台阶开采,地下采矿按相关技术规范要求执行,采矿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高。
3、完善矿区配套设施,实现生产全过程(穿孔、爆破、采装、运输、堆料和排渣等)无尘作业,减少丢矿压矿,采剥并举,最大限度减少林地占用和水土流失。
(四)清洁生产(采矿作业清洁化)
1、矿山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执行“三同时”制度,落实矿山生产全过程(生命周期)的环保措施,选择无(少)污染的生产工艺、设备、原(辅)材料和清洁能源。
2、严格控制废水、废气(有毒有害气体、粉尘)、废渣(废土、废石、
尾矿)的达标排放,对排放的废物和能源实行再利用;噪声污染、震动危害等均达到国家和省级有关标准要求。
3、通过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保障开采区、运输区、加工区的防风抑尘设计及喷水降尘设施建设,保障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生产过程的小扰动、无毒害和少污染。
(五)规范管理(矿山管理规范化)
1、矿山企业必须健全组织,明确分工,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和投入到位,并按有关要求认真执行矿山开采监理。
2、矿山企业依法建立各项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完善,各类报表齐全,台帐、档案资源完整。
3、切实做到生产区和生活区分离,生产区建设布局规范合理,生活区的生活辅助设施符合安全、卫生及环保要求,确保人居环境的安全。
(六)安全生产(生产安全标准化)
1、严格实施矿山企业安全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搞好全员安全教育和安全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安全生产专业人员持证上岗。
2、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准备金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设备安全性能,设置危险区自动报警装置,杜绝职业病发生等,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3、完善安全防范规章制度和各类预案,健全应急救援机制,加大对火工器材的管理力度,及时消除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七)内外和谐(内外关系和谐化)
1、矿业开发必须要获得“社会执照”,即取得当地社区所在地政府和群众的信任,及时通报矿山生产情况及存在问题,寻求社会和矿山利益的一对致,积极主动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
2、制定与当地社区磋商的计划,并贯穿生产全过程,与社区建立联络关系,及时调整影响社区的采矿作业,共同应对意外事故和涉及人的安全和环境破坏的事件。
3、必须有完备的职工技术培训体系,提高职工生产技能、绿色环保意识和整体素质,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八)生态重建(矿区环境生态化)
1、制定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并严格实施,边生产边坡恢复(治理),矿山环境治理资金的年投入达矿石销售收入的2%以上;生产区、生活区和复垦区绿化覆盖率达标。
2、矿山开采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对主要交通干线和景区直观可视区的地貌景观造成破坏,无地质灾害隐患和险情,治理率达100%。
3、必须有完备的矿山闭坑规划和后续土地利用与监测方案(计划),开采、闭坑等阶段矿山环境治理率及土地复垦率达标,破坏的植被修复效果显著,确保与周边环境相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