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锡盟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持续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全面治理各类矿山环境突出问题,推动矿山生态修复提标增效。
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今年,锡盟将露天矿山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着力推动。盟委行署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实行“一周一督导、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评比”的督导考评机制,对旗县市(区)治理情况进行打分排名,对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的进行通报批评,倒逼责任落实。制定印发了《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锡林郭勒盟矿山植被恢复治理技术导则》以及《锡林郭勒盟历史遗留废弃采坑治理
项目实施规范导则及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意见》,细化了绿色矿山建设重点任务,明确了草原地区矿山植被恢复标准,规范了无主废弃采坑治理项目管理,提出“到2023年全盟在期生产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到2023年无主废弃采坑全部治理到位”的总体任务目标,为草原生态保护划出了“硬杠杠”,为矿产资源开发绿色转型立下了“铁规矩”。
投入力度前所未有
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为加大矿山地质环境和绿色矿山建设力度,今年全盟在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5.51亿元,是2020年全年资金投入的1.5倍,今年治理资金投入已超过“十三五”期间全盟投入总数的80%以上。
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治理方面,积极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021年中央下达自治区3.7亿元生态修复奖补资金中,锡盟共申请到1.8亿元,占全区总数的48%。今年已从盟本级露天煤矿排土场出让收益中拿出5951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治理工作,集中力量解决无主废弃采坑存量问题,有效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采取的措施前所未有
今年,锡盟在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自我加压,持续发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1、摸清地质环境治理“家底”
年初组织开展了全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详细调查工作,对所有在期生产矿山、在期停产矿山、过期矿山以及剩余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进行全面排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查找治理存在的不足,靶向施策,精准发力,全面提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水平。
2、以19家露天煤矿和3家大型非煤矿山为重点推动治理提标增速
对全盟19家露天煤矿和3家大型非煤露天矿山环境问题进行全面梳理,逐矿建立整改台账,定期督导整改进展。截至目前,19家露天煤矿和3家大型非煤露天矿山共排查梳理出生态环境问题497项,细化为分步整治任务1443个,现已完成整改1332个,完成率92.3%。
3、开展绿色矿山“回头看”监督检查
锡盟主动作为,聘请自治区专家,对已通过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的56家矿山和2021年拟建的绿色矿山开展中期评估工作,依据绿色矿山建设千分制标准,从矿容矿貌、环境污染以及固废处置等9方面15项制定了评分细则,对每家矿山逐一进行评估打分排名。对通过第三方评估后,存在后续治理工作不力、治理效果差的矿山点名通报,并给予一年的整改期,到期仍未完成整改的,申请将其移除绿色矿山名录库。
4、着力打造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示范样板
为高质量地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突出锡盟草原生态特色,制定了《锡林郭勒盟绿色矿山示范项目建设工作指引》,对绿色矿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已初步选定锡林浩特市胜利西二号矿、西乌珠穆沁旗白音华二号、三号矿作为第一批绿色矿山示范项目,年底前组织专家进行实地核查。
5、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协同机制
为解决同一矿区不同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治理标准不同、治理措施不同等“各自为战”的问题,锡盟以胜利矿区为试点,开展了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对胜利矿区五大露天煤矿实施集中统一治理,并计划逐步将白音华矿区、玛尼图矿区等纳入综合治理范围,进行系统性修复、整体性保护。目前,已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对接,正在编制《胜利矿区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取得成效前所未有
今年,全盟在期矿山累计缴存地质环境治理基金13.58亿元,缴存率100%;全年完成地质环境治理面积55.38平方公里,今年的治理面积已达到“十三五”期间总数的50%左右;16家矿山通过了绿色矿山建设第三方评估,超额完成了14家的年度建设任务,累计有70家矿山通过第三方评估,其中8家通过自然资源部遴选列入国家绿色矿山名录库。
重点治理的锡林浩特市胜利西三号露天矿通过一年的督促整改,基础设施和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在绿色矿山千份制初步评估中得分881分;西乌珠穆沁旗露天矿排土场边坡全部削至25度以下,避免滑坡等地质灾害隐患的同时,为植被恢复提供有利的水土条件;其他旗县市(区)的矿山也在矿区绿化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
今年全盟共实施中央和盟级财政立项支持的历史遗留无主废弃采坑治理项目20个,完成治理面积40平方公里,超过了“十三五”期间无主废弃采坑治理面积的总和。
今后,锡盟将继续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头等大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绿色矿山建设为主攻方向,持之以恒做好基础性、经常性、长远性工作,坚持自然修复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大生态系统修复治理力度,推动生态保护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