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外销鸡毛蒜皮如今出口汽车摩托
2008-10-22来源:中国振动机械网
重庆摩托远销美国、德国、法国等80余个国家和地区 资料图片
从外销鸡毛蒜皮到出口汽车摩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重庆外贸发生的变迁。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宋晓国昨日介绍,1983年,我市首次向国外和境外出口产品,当时主要以肠衣、猪鬃、盐渍菜、小榔头等产品亮相世界,被戏称为“鸡毛蒜皮”,目前,重庆造产品供往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为汽车、摩托车等机电产品。
当年供货为“鸡毛蒜皮”
1980年,重庆被批准为直接对外贸易内河口岸一类口岸,重庆海关恢复。1983年,重庆被国家批准为计划单列市。
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宋晓国昨日介绍,当年,重庆就开始向国外和境外出口产品,出口的产品有点寒酸,主要是肠衣、猪鬃、盐渍菜等农副产品,几乎没有科技含量。
重庆五金矿产机械进出口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袁昌玉昨日介绍说,1983年,她所在的公司也开始向外出口产品,主要是榔头、钉锤等小五金产品。
重庆造摩托跑遍世界
其实早在1981年,在重庆生产的嘉陵50型摩托车已经开始走出国门,只是量不大,并且中国嘉陵是中央在渝企业,其出口由海关总署代理,直到1988年,中国嘉陵才开始自营出口。
三十年来,重庆摩托行业迅猛发展,力帆、宗申、隆鑫等一大批本土摩托车企业崛起,1998年9月,民营企业自营出口权批下来了,这些民营摩托车企业开始向国外起跑。
如今,嘉陵摩托车出口70多个国家和地区。力帆摩托和汽车已初步实现了生产的全球化。宗申摩托子公司也遍及世界各地。2003年以来,我市力帆、宗申、隆鑫等摩托车企业年出口额均在1亿美元以上,我市摩托车出口连续5年全国排名第一。
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宋晓国昨日介绍,总之,三十年来,我市对外贸易实现了从鸡毛蒜皮到汽车摩托车为主的机电产品的蜕变。目前,重庆造产品供往世界19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摩托车零部件、通用型汽柴油机、汽车以及零部件出口、中小型船舶、仪器仪表、电气动工具、化工医药、轻纺和资源性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绿色食品等重庆造产品。
个案
外资审批权
从300万美元到1亿美元
1983年,重庆被国家批准为计划单列市,中央授予了重庆300万美元外资审批权。
宋晓国当时在市外经委外资处工作。“当时很兴奋,拿着这纸批文。”市外经贸委副主任宋晓国说。1983年前,外资进入重庆,由四川省审批。有了审批权,重庆似乎还难以吸引外资,外资企业更加偏爱沿海。直到1985年,重庆庆铃有限公司成立,我市有了第一家外资企业。宋晓国说,这是由重庆自己审批的,由于涉及汽车行业,也报了中央有关部委审批通过。
(源自:重庆商报)
如今,重庆外资审批权为1亿美元。重庆的环境也更加吸引外商。
到去年年末,全市历年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4419家,每年平均有185家外资企业落户重庆。其中,美国福特、英国BP、日本本田、瑞典爱立信等93家世界500强企业都入驻重庆。
数据
重庆赚外汇能力
30年高了156倍
从靠鸡毛蒜皮赚外国人的钱,到靠机电产品赚钱,赚钱能力30年高了156倍。
据海关统计,1983年,重庆进出口总额仅有3168万美元,其中出口2844万美元。2007年进出口总额达到74.4亿美元,是1983年的233倍。出口额达45.1亿美元,是1983年的157倍,增长156倍。
特别是过去五年间,开放型经济高速发展。外贸依存度达到13.24%,提高6.24个百分点。五年间,机电产品出口翻两番,达到29.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翻了三番,突破10亿美元。全市产品出口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上亿美元的市场达到12个,对欧洲出口增长426%,对美国出口增长445.5%,对日本出口增长222.77%,对韩国出口增长145.64%,对非洲出口增长602.30%,对俄罗斯出口增长590.21%。
(源自:重庆商报)
文关键词:
责任编辑:
环球破碎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