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决定在4月24日召开建材领域垄断行为告诫会,部署建材领域反垄断执法工作。
会议内容
反垄断局协议处解读《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
反垄断局协议处讲解建材领域垄断行为典型案件;
反垄断局杨万山副局长部署建材领域反垄断执法工作。
参会人员
中国建材联合会、中国水泥协会、中国砖瓦工业协会负责法律工作的副会长或秘书长各1人;
山东、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湖北、河南、重庆、陕西、深圳等省市建材行业相关协会负责法律工作的副会长或秘书长各1人;
中国建材、海螺水泥、冀东水泥、华润水泥、华新水泥、山水水泥公司负责法律方面工作的负责同志各1人;
北京、河北、山东、浙江、安徽、广东、河南、湖北、重庆、陕西等省级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同志各1人。
根据数据报道,2017年-2018年,我国主要大城市
砂石骨料价格出现大面积上涨,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砂石供应被垄断、造成价格上涨的声音。
2017年6月份,全国16个大城市粗骨料价格同比涨幅均超过40%,而部分城市细骨料价格涨幅甚至超过100%,市场上一度出现有钱无货的现象。
2018年,各大中城市骨料平均离岸价格仍稳中有升。其中全年平均涨幅靠前的分别为济宁、安阳和西安,单位上涨幅度分别为30元、17元和36元,涨幅比例均大于50%,而涨幅稍低的连云港、唐山、上海和长沙四地骨料离岸价格也出现了10-20元不等的涨幅。
与水泥等较为成熟的行业不同,砂石仍处在政策变动频繁、各地整治向深部推进状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在行业升级刚露苗头、进展缓慢的地区,砂石甚至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价格不温不火,形成价格洼地;
在主管部门强力整治砂石生产的地区,大量企业停产整治,砂石陷入短期供不应求状态,价格飙涨;
在经济发达,砂石需求量大的地区,本地供应不足、受周边供应能力影响巨大,建筑用砂等产品价格高位运行;
在完成行业整治,砂石供应由数家规范化企业支撑的地区,砂石价格陷入大企业间的博弈,稳中有变;
在河道
采砂国营的地区,整个地区的河道采砂由特定国有企业负责、定量开采、统一价格,平稳有序。
砂石涨价是否因为垄断?
面对部分地区汹涌的砂石涨价潮,行业同仁关于涨价的看法可分为以下几种:
合理上升:此前砂石价格并未将环保成本纳入考虑,砂石规范化运营、环保投资巨大,价格上涨反映成本上升。
“一刀切”:砂石行业运动式治理见效快,但政策性停产使供应能力骤降,扰乱市场自发调整。
垄断暴利:在由少数企业掌握砂石市场话语权的地区,部分企业价格行为失常,亟需监管。
当前,部分地区的砂石行业并没有形成市场垄断的基础,但我国砂石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由于物流成本占比较高,砂石甚至是比水泥还要短腿的产品,大型企业对砂石价格天然具有较强的控制力。
2018年底,我国反垄断工作开始由市场监管总局统一执法,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部署建材领域反垄断执法工作,砂石、水泥等基础建材开始纳入我国反垄断范畴。未来,砂石企业在规范化运营的同时,还应时刻注意价格行为,规避垄断风险。
砂石价格上涨,是暴利垄断还是合理上浮?欢迎各位行业同仁留言发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