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门头沟区确定为“生态涵养区”。在门头沟分区规划中,把守护绿水青山放到了突出位置,建设滨水美丽山城。在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绿色发展、产业转型、结对帮扶成为门头沟区代表团热议的话题。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较后一座矿场――大台煤矿将于年底关停,门头沟也将有效告别千年采煤史,进一步推进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同时,低收入村结对帮扶的效果也已显现,自去年11月进入淡季以来,京西古道风景区的旅游收入同比翻了两倍。
绿色发展再推进:
门头沟将有效告别千年采煤史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要落实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平原区与生态涵养区结对协作机制,推动生态涵养区成为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过去,门头沟区“乌金遍地下,百宝满山川”,因开采煤矿而出名,曾为京城发展贡献了“一盆火”,而伴随着长期
矿山开采,门头沟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为落实新时代的绿色发展,近年来,门头沟区更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开展废弃厂矿,裸露山体、河道等生态修复工作,大幅提升了山区绿色景观质量、森林覆盖率和水源涵养能力。
审议现场,市人大代表、北京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阚兴报告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北京市较后一座矿场――大台煤矿将于年底关停,门头沟也将有效告别千年采煤史。”阚兴回忆说,鼎盛时期,京煤集团在北京拥有10座煤矿,为北京市民提供日常烧火、取暖用煤。自2014年开始,京煤集团逐步开始大规模淘汰关停厂矿。目前只剩下较后一座,不久后也将有效关停,每年100万吨的出煤量终将归零,为生态涵养区的绿色发展贡献一份力。
结对帮扶显成效:
京西古道风景区收入翻两倍
深化低收入村结对帮扶,也是门头沟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工作。本市宣传文化系统8家单位纷纷扎根基层,与门头沟区低收入村结对帮扶。各单位积极将自己的特长与低收入村的资源禀赋相结合,把优质资源和先进管理理念带到村中。按照市委宣传部“既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的帮扶要求,宣传系统8家单位在帮扶工作中,更加注重引导产业发展。其中,北京青年报社围绕柏峪村的非遗
项目燕歌戏和水峪嘴村的京西古道旅游资源,推出了系列公益广告,联合打造了京西古道灯会,帮扶效果初显,同时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学习、可借鉴的乡村致富模式。
在门头沟区代表团的讨论现场,市人大代表、门沟头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党支部书记胡凤才兴奋地说:“去年11月以来,本已进入淡季的京西古道景区,旅游收入居然超过了覆盖国庆黄金周的10月份,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收入提高与结对帮扶密切相关,这也是门头沟区产业转型、发展绿色经济的缩影。胡凤才说,作为郊区旅游,每年入冬之后,都是旅游淡季,一直持续到次年清明节前后。“在低收入村结对帮扶工作中,北京青年报社党委一班人和北青旅领导班子、水峪嘴村党支部一起,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引入非遗项目‘四川自贡灯会’,首次打造‘京西古道冰雪嘉年华彩灯会’项目,并于2018年11月1日开始亮灯。门票、餐饮、民俗等旅游收入都有了明显增长,同比翻了两倍,确实把冬季变成了旺季。”
产业转型新突破:
政府成功回购园区产业用地
门头沟区在探索产业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一项重大突破――去年底成功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优先回购一宗园区产业用地,确保了“腾笼换鸟”中笼子始终掌握在政府手中。
在讨论现场,市人大代表、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春分享了这段的经历。中关村门头沟园(石龙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是石龙工业区,曾是以工业生产为主营业务的厂区。2012年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后,开始转型升级,从工业园向科技园转变。“作为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区的直属公司,我们负责园区开发建设、运营、产业培育、招商引资等工作。园区转型需要‘腾笼换鸟’,一些不适合新发展定位的制造业公司要逐渐疏解腾退,再利用腾退空间发展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新技术产业。”
位于中关村门头沟科技园区内的北京安普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曾经是做非金属材料加工的,显然不符合首都发展功能定位,随着生产经营的停止,去年该公司将14.76亩工业工地及2678平方米地上房屋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挂牌交易,整体转让100%股权及相关债权。“安普公司股权转让项目的实质,是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股权转让的方式,转让产业用地。”刘春说。
2017年,北京就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用地政策的意见(试行)》,其中明确,“对于园区工业用地牢牢掌握在政府手里,不能炒作产业用地”。经过努力,较终门头沟区人民政府按照《意见》要求,成功优先回购了安普公司转让的产业用地,防止了存量产业用地炒买炒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