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宁崇瑞:绿色矿山建设关键在于理念和意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说明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崇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矿业领域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在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检总局、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等相关部门的联合推进下,《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于2017年5月正式发布,要求新建矿山全部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矿山生产需加快改造升级,逐步达标。
“绿色矿山建设的关键在于理念和意识,只有矿山建设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到位了,才能建设好真正的绿色矿山。”作为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单位,宁崇瑞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过去由于粗放式的发展,特别是高能耗的矿业行业,一些企业由于缺乏生态文明意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很多矿业开发,从矿山的建设到开采、冶炼,刚开始都没有太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后来从控制污染排放、改进设备和工艺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达到了国家关于环保的最低标准,但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宁崇瑞表示,随着近年来绿色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大家都开始按照绿色的标准来改造升级矿山,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他认为,绿色矿山的标准不仅是从生产工艺上达到节能环保,更不是在生产区域内种上花草树木,而应该做到整个生产过程全方位的绿色。
针对这一问题,宁崇瑞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考虑。第一是在矿山初期的规划设计阶段,设计者必须通盘考虑矿业生产主体、矿山工作人员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据矿山所在地原生的自然环境情况进行绿色高标准的规划设计。第二是工业生产的各项环保指标必须达到或高于国家要求的最低标准。
他说:“按照传统的矿业开发模式,新建一座矿山就代表着要新建一个‘小社会’,除了工业生产主体,还应该包括矿山工作人员和家属的生活、娱乐、健康等设施。以前矿山在这方面做得不好,所以矿山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脏乱差’的。而且,矿山所在地有些是原生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有些又是环境比较好的,两种情况都必须事先评估矿山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以目前的绿色标准来看,以前那样比较随性的建设已经行不通了,必须有所改变,应该从一开始就做好规划和设计。”
说到此,他举了一个例子——由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监理的集“绿色生态、旅游环保、数字化矿山”于一体的甘肃金徽矿业郭家沟铅锌矿。据了解,该矿的设计理念是“打造新形势下绿色旅游矿山”,目前这一理念已经充分实现。在不久前,这座处于正常生产状态的矿山甚至被评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郭家沟矿不是传统的山体裸露、机器轰鸣、粉尘肆虐矿山,而是一个青山环绕、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水榭楼台的绿色公园。这座‘高大上’的矿山可以说完全颠覆了人们脑海里传统意义上的矿山形象。”宁崇瑞说。
据了解,郭家沟矿于2012年12月27日开始开发建设,2013年9月破土动工,2015年12月20日开始选矿工程调试,2016年9月20日采选工程竣工正式投产。“我们在设计之初就把‘安全型、生态型、旅游型、数字化矿山’确定为矿山设计的重要目标,把‘机械化水平高、自动化控制先进、节能环保型、数字化、绿色旅游矿山’的建矿理念贯穿到了整个项目的设计之中。”宁崇瑞表示。
据介绍,郭家沟矿在矿山的生产设计上:将矿石粗破车间设在井下,避免了对地面的噪音、粉尘污染;建设采矿、选矿用水、尾矿回水全部封闭式循环使用,实现废水零排放;建设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井下安全“六大系统”,努力打造本质安全矿山;建设数字化中央控制室,承担整个矿区的安全监控和生产设备调度任务;建设了生产环节全过程数字化控制中心。而且,在矿山员工的生活上,还特意设计了符合现代绿色建筑要求的星级标准的员工公寓以及一系列现代化配套设施,“不仅在舒适度上体验很好,甚至公寓的外部造型、装饰、形象等也都符合环保和绿色的标准”。
宁崇瑞说,在生产环境的规划设计中,通过运用先进的设计手段,通过三维建模、精确计算、优化采矿方案、合理进行厂房布置等,使矿体分布、形态、赋存状况、矿体品位、开拓及采切、提升、通风等各环节直观显示,精确分析,为整个系统的安全、节能、高效运转提供保障。“我们将生态矿业的理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设计理念。”
据了解,郭家沟矿的工程设计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点赞。该项设计目前已有两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一项成果获得了省部级科技学术三等奖。“这可以说是绿色矿山建设的一个典范,也代表了我国矿山建设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宁崇瑞表示。
“建设绿色矿山的投入比传统模式要大得多,因此矿山的建设方一定要有绿色的意识和理念,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为子孙后代造福。”宁崇瑞说。
全国政协委员龙长兴:国家应安排专项资金加快矿山环境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矿业行业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绿色发展,并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地质力学所荣誉所长龙长兴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要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龙长兴委员对记者表示。“历史遗留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欠账多,然而恢复治理进展缓慢,地质环境破坏情况日益严重。所以我今年的提案内容,就是呼吁设立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用于加快历史遗留矿产环境问题治理。”
的确,在过去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注重环境保护,片面追求发展,无序开发造成多种多样的地质环境问题,包括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地下水资源及其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龙长兴委员展示了这样的一组数据,“截至2014年,因矿产资源开发引起地面塌陷等矿山地质灾害26365处,土地资源毁损面积约301万公顷,采矿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累计积存量约450亿吨,成为矿区及其周边区域水土环境的重要污染源,采矿活动平均每年抽排地下水约60亿吨,对区域地下水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据统计,自2005年以来,我国矿山开发强度不断加大,矿山年采掘矿石量由2005年的52.5亿吨增加到82.7亿吨,平均每年矿石采掘量增加6亿吨,增幅超过9%。”
“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矿山环境治理。”龙长兴委员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六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制约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程?龙长兴委员多次走访部委、矿产企业开展调研,最终得出了结论。“其实,最大的症结在于资金缺口大。2016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被取消,统一纳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工程,然而能列入目前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试点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面积约为20万公顷,仍有近200万公顷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因自然条件限制,无法纳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工程。”
“所以,我今年的提案内容就是设立国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资金,加快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龙长兴委员阐述了提案的初衷。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解决历史遗留的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完成750万亩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
如何确保能够完成这样一个目标,能把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政策、规划落到实处?龙长兴委员在提案中建议,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对无法纳入山水林田湖综合治理工程的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根据“十三五”提出的完成750万亩(50万公顷)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任务,据初步测算,需资金约750亿元。按以往经验,中央、地方、企业的投资比例各为三分之一,建议中央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亿元。
对于下一步的矿产勘查,龙长兴委员表示:“绿色勘查是势在必行的一条路。要以绿色勘查为抓手,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既要找到金山银山,更要保护好绿水青山。矿产勘查是上游产业,做好绿色勘查才能做到矿业绿色发展。”
事实上,整个矿业行业的确在朝着绿色发展的路子转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尤其是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后,国土资源部党组高度重视,并就如何更好地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国土资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物质基础作用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在国土资源部勘查司的积极倡导下,2016年5月10日《绿色勘查行动宣言》正式发布,全国地勘行业开始启动绿色勘查工作。2016年5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完善地质找矿运行机制实现重大突破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明确指出,坚决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原则,调整优化勘查开发总体布局。调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勘查技术方法,大力推进绿色勘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矿业行业的共识。
“我们要带着绿色美丽的矿山环境一同奔小康。”这是龙长兴委员的心愿,我相信,这也是我们矿业人共同的使命。
政协委员献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表示,中央有关部门会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编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按程序报批,审批通过后将正式公布。这让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人们精神为之一振。
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港澳地区委员更是积极建言献策,从制度建设、绿色发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热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首次开启的“委员通道”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理文造纸有限公司主席李文俊也不忘抓住机会,给粤港澳大湾区“打广告”。由此不难看出,委员都盼望看到一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世界级大湾区从愿景变为现实,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为世界经济贡献“中国加速度”。
陆海联动加快粤港澳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应更加重视经济效率、开放均衡性、内部协调发展等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它可服务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国家开放发展,也是陆海联动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然要求。”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开门见山地提出了8点建议:
坚持粤港澳大湾区保护优先、有序开发、绿色发展。纠正“重开发、轻保护”的认识误区,划定湾区的重点薄弱敏感区域作为生态保护红线,避免盲目地填海造地和围垦造田,加强生态修复,审慎处理好湾区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坚持因地制宜、节约集约、综合利用、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开发与保护统筹协调机制、协同开发机制、生态补偿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海湾生态环境损害终身问责制度。建立基于利益分享的跨行政区湾区协同开发机制。建立省市两级政府跨行政区的统筹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统一的湾区保护与开发政策和制度体系。
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试验区。在湾区的时空安排、产业布局、资源开放等方面都要有序有度,重整湾区内各港口资源,增加公路桥梁、轨道交通、生态环境等公共产品的供给,推动湾区的深度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海港、海湾、海岛“三海”联动,着力构建海港、空港、信息港“三港”联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的互联互通,更加注重湾区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推动湾区建设发展低碳、绿色、循环的经济体系,加快湾区的技术创新与集约高效,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的有机统一和融合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探索跨行政区生态补偿方式,推行排污权交易、资源使用权等市场化的补偿模式。建立流域对海域、受益地区对保护地区的海洋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生态补偿制度。
粤港澳大湾区应更加重视经济效率、开放均衡性、内部的协调性发展等问题。通过政策动态调整影响湾区的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人口开放度等指标体系。按照市场规律更加注重不同城市的不同产业结构定位,更加注重宜居环境和创新环境对于人才的吸引和持续引领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加注重“小政府、大社会”的制度环境,为湾区创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标国际通行规则进行改革创新,降低制度化交易成本,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公共服务环境、城市环境和国际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创投企业来湾区设立创投机构和创投基金。整合粤港澳大湾区的高等院校,使之成为湾区创新系统的政金产学研用的核心动力源。进一步加强湾区的创业风险管理。通过政府采购和放宽多样化人才移民等引导性政策促进研发活动和培育创新环境。
配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分工与合作,将上海杭州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厦门泉州湾区、北部湾湾区等建设成为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注重陆海联动一体化,合理确定湾区的开发强度、功能定位和岸线利用,要有“留白”,不得侵占突破划定的湿地、红树林等保护和预留区范围。大力发展港口物流和港航服务业,综合利用、集约开发湾区岸线资源。对生态保护要求高的湾区可围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来布局产业和城市功能。
将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环保、生物制药等产业与港澳服务业的优势结合起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服务南海开发的战略基地,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海洋经济合作。建议设立新兴海洋产业投资基金,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代海洋工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运输、物流仓储、海岛开发、旅游装备、现代海洋服务业,湾区经济与港口经济发展具有契合性。在湾区临海区发展邮轮、游艇等观光产业。有效提高海域利用强度,发展滨海智慧品牌旅游。
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大交通等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和产业发展综合配套环境,加快一体化进程。通过高速公路、市域铁路、城际快速通道,高效打造湾区内部综合交通网络,在绿色交通理念指引下完善公共交通出行和城市间的要素流动。统筹建设水电气和通信等配套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抽水蓄能、潮汐能、风能、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制订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专项规划,加强湾区城市安全风险的全过程管控和应急管理,加快湾区海洋灾害观测设施工程网建设,健全海湾渔港实时监控视频系统,不断完善湾区海洋减灾防灾设施建设,提高湾区核心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形成多道湾区联合防御体系。
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委员会。由政府、民间组织、企业等方面人士和外国专家组成,高标准制订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的港产城生态融合发展总体性、引导性、层次性规划,以国际标准引导湾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重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规划主导和干预相结合,引导规避湾区产业同质化竞争,形成核心功能区、新兴经济区、跨界协作区等区域的港产城生态扁平化错位发展、协同发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港产城生态融合发展,打造创新合作示范区和宜居优质生活圈,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经济一体、文化交融、制度对接、利益共赢、全民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家园。汲取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等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整合湾区内各城市港口产业的专项规划,因地制宜地彰显临湾滨海城市的特色,凸显海洋旅游与城市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推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有机互补地支撑湾区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森林城市群,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大湾区范围内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构建绿色生态廊道。
依法治海治湾,以国际三大知名湾区为标杆,加快制定实施《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湾区保护条例》。陆海统筹推进污染的防治,严控入海口超标排放。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容量评价体系,严格控制围海造地规模。实行退养还滩、海堤开口、海域清淤等海洋生态修复行动,增强海域水动力和海水自净的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迫切需要制度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特区政府行政会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有礼表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合作一体化势所必然。当前,我们伟大祖国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机遇。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能帮助港澳地区搭上国家发展的快车,与祖国人民“共担共享”,为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澳门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粤港澳大湾区集约式的产业分工,与其他城市错位发展,扬长避短,实现适度多元产业结构调整以防范和化解******业一业独大的重大风险,才能步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如何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马有礼认为需要制度创新。
对此,马有礼提出4点建议:一是中央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地方行政和引领区域合作布局的法定功能,协调好条块之间各种利益博弈;二是粤港澳三方要精诚合作、精准发力、扬长避短、相向而行,在维护“一国”原则的前提下尊重“两制”差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改革一切不符合经济规律和管治规律的陈规陋习;三是要立足现实推行改革政策,要以各方接受为出发点逐步推行,不可急于求成,更不搞“花架子”,扎实做好可行性研究,力争各方共赢,切忌追求短期目标而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四是在设计和推行新的管理制度中,适当借鉴国外成熟湾区的先进管理经验,尽可能多地应用最新的科技手段,向科技要效率。
粤港澳大湾区助力企业“走出去”
全国政协委员、瑞德资本集团董事长魏德明表示,很自豪看到祖国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民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大量中国企业迅速成长、走上国际舞台,业务发展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一带一路”建设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
“然而,从调研及工作中,我切身体会到企业仍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比如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缺乏国际化经验、本土化经营不到位等问题。”魏德明说。
为此,魏德明建议,以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