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操作移动破碎站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逐渐增多的建筑垃圾该怎么处理?能否变废为宝?近日,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为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产业发展,我市积极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新增年处理50万吨建筑垃圾的能力。
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后,变成可利用的骨料
日前,济源晨报记者在位于北海街道药园居委会以西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工地看到,一台挖掘机正在往移动破碎机里“喂”建筑垃圾废弃料。经过破碎后的建筑垃圾进入筛分机处理后,出来的小颗粒直径在1到3毫米,看起来跟细沙一样,较大的跟鸡蛋一般大小。
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这些颗粒就是能再次使用的骨料,可以用于制作外墙板以及侧石、隔离带等。他说,紧挨着工地的是一个15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山,这里的两台移动破碎机和筛分机已经“消化”了这个垃圾山三分之一的建筑垃圾。机器还可以开到建筑垃圾山前作业。
市环卫项目建设指挥部有关人员介绍,建筑垃圾通过破碎筛分处理,一部分弃土,用作复耕用土和回填土,回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另一部分弃料为粗骨料、细骨料、粉料,将走进砌块砖、墙板生产线,变成砖类和板材等。
建筑垃圾分为建筑施工垃圾、装修垃圾和拆除垃圾。建筑施工垃圾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等。这些建筑垃圾经过回收利用后,可以替代部分砂和石子,能减少建筑石料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等。
新增年处理50万吨建筑垃圾能力
市环卫项目建设指挥部技术人员郭金成介绍,2006年,我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时,在天坛街道柴庄、轵城镇东留养等建了三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场。2011年,这些堆放场全部封场,共“接纳”100余万立方米的建筑垃圾。
我市建筑垃圾存在分类收集程度不高,大多混合收集;清运环节管理不规范,运输环节抛撒、遗漏严重;回收利用率低,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水平滞后,多采用回填路基或直接填埋的处理方式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2015年,我市开始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解决建筑垃圾处理只能填埋的现状。2016年7月,我市被列入河南省首批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市。
随着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的建设,建筑垃圾不仅有地方可去而且能“变废为宝”,一些临时堆放的建筑垃圾将会被重新资源化利用。
据悉,我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规划用地40余亩,年处理建筑垃圾50万吨,总投资6423.92万元。项目建成后,分移动破碎站、筛分站,骨料堆放场,以及可以周转15天左右的建筑垃圾废料堆放场,全部在密闭厂房内完成。这对城市基础建设、环境保护、解决目前建筑材料供应状况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