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分离、混合骨料、粉磨、炭化……经过一系列的设备处理,常人眼中无用的建筑垃圾瞬间变身为多种建筑材料,可用于代替天然砂、天然土、机制石等材料,可再生率超过95%。日前,太原狄村南十方街片区城改现场,小编见证了堆积如山的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过程。
据了解,太原市建筑垃圾的产量逐年递增,年产量已由过去的1100万吨增至2300万吨。这些建筑垃圾,绝大多数运往东山、西山的16个填埋场处理。日前,由中交集团第一公路工程局等主办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现场推进会在太原南十方街狄村拆迁现场举行。
据悉,今年5月,山西柯立沃特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在山西省首次引进建筑垃圾资源化移动处理系统,并建立了南十方街移动处理站,建成年产50万吨建筑垃圾移动处理线。据该公司总经理杨定础介绍,目前该站每小时可处理建筑垃圾250吨,可利用狄村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生产出各种粒径的粗细骨料,“通过设备,进行四级分离。先把建筑垃圾里的钢材分离出来,接着通过密度把大料分解到上面,做出的料可以代替俗称的‘石子’,小料和细沙分解到下面,制作成‘沙子’用于工程回填土和制砖,最后把木头和装潢材料等废物分离出来。”
现场,用建筑垃圾加工出的0-10mm的再生细骨料与普通河沙并无明显区别,而一旁的粗骨料除颜色外,与天然机制石十分相似。据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提供的骨料检测报告显示:粗骨料完全能达到道路垫层和基层的要求,可作为混凝土搅拌站的原材。
目前,由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的摄乐街道路建设工程已经在水稳底基层、沟槽回填等作业面试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初步实现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在公路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