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这样要求。“工匠精神”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是一个信号,更是一种期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惟有将这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发扬光大,才能夺取“品质革命”的最终胜利,完成由“大”而“强”的嬗变。
本网配图
要领会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着实不易。尤其是对于我国广大的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如何在国内外竞争愈发激烈、市场行情低迷、全球需求萎缩等大背景下求得生存与发展,是一道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陆凯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的专业从事矿物精选工艺及设备研究开发与制造的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力的工匠精神在这里彰显出了它的生命力。经过近20年的创新发展,陆凯公司已经由当年投资几万元的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成长为一家拥有几十项国家技术专利的高新科技开发型企业,“陆凯”商标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公司自行研发制造的专利技术产品“电磁振动高频振网筛”更是引发了一场黑色冶金选矿行业的“细筛再磨工艺”技术革命。
“我们一直在努力,期待老一辈的工匠精神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得到回归和传承。”陆凯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松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年来,陆凯人坚持创新驱动,不断突破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逐步将产品和服务推向全国,并远销世界各地,在钢铁、煤炭、有色、石油、水泥、化工、食品、电力等多个行业都能看得到陆凯的技术和设备的“身影”。
典型的“学院派”企业
和很多新兴科技企业一样,陆凯公司的发展壮大,得益于创办人的专业技术背景。
据了解,1997年,李松奕与父母一道正式“下海”,拿着几万元钱创办了陆凯公司。因为一家人都是选矿专业科班出身,一直以来也都在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因此一开始就把原工作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治学严谨、务实创新、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融入到刚刚起步的公司中。
“在刚开始的几年,为了‘避嫌’,公司基本避开了与煤炭相关的项目和业务,而是把业务重点放在建材、冶金矿山等行业。”李松奕说,企业的发展始终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创业过程中,公司不断追求创新,在高频细筛技术和设备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选矿、选煤、化工、建材、食品等行业企业的细粒物料干湿法筛分、分级和脱水作业。而且,公司以每年申请专利3项以上和研发新产品6项以上的技术研发能力,始终走在国内黑色冶金选矿细筛再磨工艺精细物料筛分技术领域的最前端。
如今的陆凯公司,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推动企业机制管理创新,并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工作的总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
用李松奕的话说,陆凯公司是一家典型的“学院派”企业。自己和父母组建公司的初创团队,都是专业科班出身,身上的烙印不仅仅是企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更是技术创新的执行者和见证者。随着公司的发展,陆凯公司逐渐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的市场开发、课题研究和产品设计能力的研发团队,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技术津贴的研究员担任学科带头人,有业界知名的专家、学者、教授。
2014年,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在陆凯公司专门设立了“中国冶金矿山细粒筛分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李松奕表示,借助这一平台和“河北省企业技术中心”这一载体,陆凯公司将围绕核心技术体系,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把现有的技术做好做精,争取让工匠精神在这个“学院派”的企业里发扬光大。
踩准步点求发展
纵观陆凯公司飞速发展的这20年,成功的原因大致可归结为两点:过硬的核心技术和踩准市场的节奏。
陆凯公司拥有四大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体系,包括细粒筛分机械、细筛网(不锈钢楔形丝焊接筛网、不锈钢丝编织复合筛网和柔性聚氨酯细筛网)、特色选煤设备(风力跳汰干法选煤系统)和环保水处理过滤设备(自清洗水过滤器)。
“我们的新产品一经上市,就会有很多厂家开始模仿。但他们不知道,这些产品的制作工艺并非看上去那么简单,里面还凝聚着制造者的意识、创新的技术和制造的工艺。”李松奕表示,盲目模仿是目前国内中小型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因为这种模仿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对外形相似的追求上,对于产品的工艺、性能根本无从保障,因而会影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李松奕接着说:“科技是陆凯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也包括管理技术和发展思维。陆凯一直致力于核心技术的产品研发与创新,从不盲目模仿国内外的相关产品。我们会到生产企业去了解需求,并根据生产现场的不同运行状况,不断完善和满足不同客户对新产品的最佳参数配合方案的技术要求。因此,有很多企业成为我们的忠实客户。”
陆凯公司前十多年的发展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公司刚起步的前3年时间,处于创业初期,以求得生存为主要目的;第二阶段是接下来的3年时间,处于技术和资本累积阶段,发展意识逐渐明确;第三阶段为2004年到2010年的7年时间,公司处于思想开拓阶段,逐步形成了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和回馈社会的意识。而且,在第三阶段里,矿业市场一路走高,这对于善于抓住机遇的陆凯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做大做强的黄金期。
如今,2016年已过大半,而矿业市场的寒冬依旧未见暖意。“整个行情的低迷对我们的影响也挺大的,但我不认为这一定是坏事情。” 李松奕认为,在持续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行业的洗牌会更加彻底,最终留下来的一定是优化的企业和市场。而且,矿业形势越不好,矿山企业对于技改的要求就越高,这对于陆凯生产的这些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来说,无疑会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也是培育科学、严谨、务实工作态度的好机会。
“因此,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里,我们将继续专注于选矿技术和设备,把现有的东西做深做细做精,不断向国外的先进产品看齐。国外的很多拥有悠久历史的制造企业,若干年来一直从事同一类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力求把所有细节都做到极致,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工匠精神。”
搭起沟通合作的桥梁
当谈起国内外制造企业的差距,李松奕显得十分理性,并不是武断地定下结论说孰优孰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们有我们的优势,他们有他们的长处”,二者必须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才能实现共赢。
“所有的机械设备,把每一部分都拆分后,每一个部件和环节都能体现出工匠精神。在工艺控制的精度和准度上,国外的一些知名制造企业确实比我们做得要好。”李松奕表示,在精度和准度的控制上,国内的很多制造企业与国外的差距并非体现在硬件设备上,而是体现在对流程的准确控制,“工匠”本身的意识差异,以及行为和思维习惯上。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此,我们要大大方方地把国外的企业请进来,科学诚信地与这些企业开展交流合作,与它们的工程师一起工作、一起干活,学习他们的工作态度和高新技术,在技术交流和市场分享这两者间做好平衡。”
他认为,矿业装备企业更需要结合业内的技术资源,开发针对低品位矿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新装备,与国外企业以不同方式去合作,共享资源的同时学习国外企业的技术积累和智慧,来提升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经过快速发展,今天的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未来生存发展的道路必然是模式的改变和资源的分享。
据了解,陆凯正在着手这方面的工作,该公司一直致力于在选矿设备领域成为国内制造企业和国外先进制造企业之间的桥梁。目前,陆凯已经与全球著名的选矿设备制造企业——德国洪堡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以专注、创新、严谨的合作态度,不断追求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学习中努力培育自身的工匠精神。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