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行业来说,改的是什么?辽宁大鹰水泥集团董事长边宏光认为,“辽宁水泥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存在市场供给短板。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新提高供给质量补短板是水泥产业升级的一个方向。”
首先看一组数据:2015年,辽宁全省水泥亏损10亿元,亏损面90%以上。
再看另一组数据:2015年,辽宁大鹰水泥集团全年盈利4000万元,现金流持续保持充盈稳定,水泥熟料利用率95%,居辽宁水泥行业重点企业之首。
“没有倒闭的行业,只有倒闭的企业。”辽宁大鹰水泥集团做好一切应对未来的准备,集团上下达成共识:“未来10年,通过调整,我国水泥产能有望从25亿吨降至15亿吨;未来20年,产能在7亿吨至8亿吨区间,留下来的企业只有现时的三分之一。国家审时度势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由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由此也打响了水泥行业‘去产能’歼灭战,这是掌控水泥行业转型升级有序推进的开始。从美国、日本水泥行业发展来看,1990年到2015年25年时间里,水泥产量下降50%,现在我国水泥产业走的是一样的路。面临发展大势,企业家不求财富所有,但求精神层面的价值所在。水泥作为不可替代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总的发展趋势是高端化,更低碳、更环保、更节能、更绿色”。
创新驱动 定位高端化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
供给侧的结构改革,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水泥行业来说,改的是什么?辽宁大鹰水泥集团董事长边宏光认为,“辽宁水泥一方面产能严重过剩,一方面存在市场供给短板。这就意味着科技创新提高供给质量补短板是水泥产业升级的一个方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阜新高铁
项目需用低碱水泥,而北方石灰石钾钠含量比较高,生产低碱水泥技术上颇有难度。瞄准这一市场契机,2010年,辽宁大鹰与大连小野田实施战略合作,在原材料挑选上和煅烧燃料操作技术上创新。辽宁大鹰在东北地区率先研制生产出高质量的低碱水泥,造就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差异化供货局面。目前,阜新高铁一条线六个标段,全部选用了辽宁大鹰的低碱水泥,而且每个批次都是优质供货,不用检测,其他企业只能望其项背。阜新高铁项目的桥梁、涵洞、管道等均用辽宁大鹰的创新型低碱52.5水泥,旺季用、淡季用、冬天也不停用,一年四季天天用。“我们以销定产,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不存在产能过剩。”边宏光表示。
边宏光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中央‘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辽蒙欧’大通道,以锦州港、丹东港为起点,途径辽宁、内蒙古至蒙古国,再达欧洲各地。目前,辽宁省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正在协调推进锦州至赤峰线、巴彦乌拉至阜新线铁路建设,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为辽宁大鹰创新型低碱52.5水泥产品提供了利好市场,给予了辽宁大鹰更大发展空间。”
采访中,多名辽宁大鹰高管在向记者谈及创新驱动发展话题时,均对“着力提高企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推崇倍至,“我们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新技术储备充足,如‘煅烧节煤新技术’、‘水泥
粉磨配料新技术’等;我们有技术储备人员,建设一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一般最快也要两年时间,而我们仅仅10个月即投产,设备调试一周内全部达标,大大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两年利息,多挣两年钱,现金回流快。”
经营模式创新 快速止“血”
“商场如战场,商场中充满着机会也充斥着风险,有的人准备得很充分,却与成功失之交臂,有的人占据行业制高点,可以分享胜利后的晚餐。在冲杀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大批人马或悲壮惨烈或默默无闻地倒下,成为壮大行业的奠基石;商场也是一个敌手无处不在的战场,即使你已经修炼成了大企业的掌门人,你依然有竞争对手,你的对手不是别人就是你自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自己打败。我们志在占据制高点。”边宏光对记者说。
边宏光给记者讲述了集团下属盘锦油田粉磨站经营模式创新、快速止“血”的故事。盘锦油田粉磨站,名为盘锦鸿宇水泥有限公司,2012年1月合资经营。过去几年,一直经营效益较好,到2015年开春之后,在辽宁市场下滑的大环境下,经营欠佳。公司总经理千方百计,多措并举,仍然于事无补。时至8月,亏损1500万元,好比一个人在失血。集团高层分析认为该公司具备地理优势,有市场,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快速止“血”。于是,临阵换将,换上集团精心培养起来的高管李广军接手。李广军在认真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后认为,公司经营取胜的关键在于创意和缜密的思考规划。他经过调查研究、审时度势、统筹安排,充分发挥集团现金充盈稳定的优势,采取了低买低卖(低价买进水泥熟料,低价卖出水泥)+快进快出(快买进水泥熟料,快卖出水泥)的经营策略,当月就扭亏为盈。年终总结大会上,盘锦油田粉磨站成为辽宁大鹰集团有效遏制下滑、盈利典范单位。
边宏光对创新的感悟是:市场过剩,必须激发人的积极性,激发斗志,激发智慧,激发创意,办法总比困难多,这就是创新。
区位优势 奠定竞争基础
水泥界权威人士说,水泥是竞争性领域,有区域桎梏,在产能严重过剩的背景下,要细分市场,平衡区域的供需关系。辽宁大鹰在2015年全水泥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下之所以能在逆境中突破,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战略布局落子落得好。从布局深意看,辽宁大鹰避开了外来大企业集聚以沈阳为中心的城市群黄金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漩涡,本着“在有资源的区域建窑,在有市场的地方建粉磨站”的指导思想,在辽宁大地有序推进,无论改扩建熟料生产线还是水泥粉磨站,都具有它自己的地理优势。
那么,辽宁大鹰布局的神来之笔出自何方?
据了解,辽宁大鹰在全省战略布局落子完全按照国家工信部发布的2010年11月16日[2010]第127号《水泥行业准入条件》公告中的“项目建设条件和生产布局”,严格以水泥最佳运输距离120公里之内新型干法水泥熟料年产能不超过省人均900公斤政策执行,因此奠定了今日之地理优势。
工信部出台的这一政策,业内企业都知道。辽宁大鹰为何如此受益?作为辽宁大鹰的创始人、掌门人,边宏光的回答只有很简单的四个字:坚信,践行。采访中,边宏光对记者敞开心扉,“国家工信部和辽宁省经信委出台的大政方针和每一项措施,不知集中了多少能人的智慧,经历了多少调研和反复修改,肯定比我们一般人高明。5年前,辽宁省经信委组织全省水泥企业学习大连小野田,辽宁大鹰才有了与大连小野田全面战略合作、‘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今天,才有了今天有效遏制市场下滑的局面;也正是由于5年前,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工信部的政策去做,才能在今天的竞争中具备了区位优势,完成了破冰之旅。”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辽宁大鹰水泥集团第三个五年规划实施的第一年。在过去的五年即辽宁大鹰水泥集团的第二个五年规划(2011年~2015年),辽宁大鹰水泥集团上下本着“安全、环保、质量、效益”的管理方针,取得了超凡的业绩。在新的五年规划到来之际,在当下经济环境复杂、稳增长压力增大的形势下,辽宁大鹰水泥集团已经下好了“先手棋”,提出“团结、创新、提质、降耗”八字方针,要把企业、行业同行、需求客户、社会各界四股力量友好融合,集团全员牢记董事长边宏光“让用心人不伤心,让流汗人不流泪”的处世哲学,团结所有的人。在团结、创新两端发力,形成综合新动力,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以辽宁大鹰水泥集团逆境突破、“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战略定位,为东北乃至中国水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