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在快速建设发展的同时,一大波建筑垃圾也在不断产生。
城市每天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老旧城区被翻新改造,一个个市政
项目被扩建、改建。人们一边在享受着这样的变化,而另一边也要承受着建筑垃圾所带来的侵害。
建筑垃圾指人们在从事拆迁、建设、装修、修缮等建筑业的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渣土、废旧混凝土、废旧砖石及其他废弃物的统称。按产生源分类,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装修垃圾、拆迁垃圾、工程泥浆等;按组成成分分类,建筑垃圾中可分为渣土、混凝土块、碎石块、砖瓦碎块、废砂浆、泥浆、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废竹木等。据了解,近几年,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约为15.5亿吨~24亿吨之间,占城市垃圾的比例约为40%。
众所周知,建筑垃圾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建筑垃圾随意堆放易产生安全隐患,其次,建筑垃圾对水资源污染严重,并且影响空气质量,另外建筑垃圾占用土地会降低土壤质量。
而事实上,如果对建筑垃圾能够做到合理利用,不但可以减少这些危害,还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
据了解,不同组成的建筑垃圾经过有效的回收处理,均可实现大部分的循环利用。比如,废土废渣成分的建筑垃圾可用于直接回填和加固路基;砖瓦类的建筑垃圾可进行
破碎筛分,再生成品可用于生产免烧砖和装饰预制构件;混凝土、砂浆类的建筑垃圾可进行破碎筛分,生产再生骨料,用于生产绿色混凝土和砂浆。
不过,目前看来,我国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工作做的并不太理想。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度)》指出,2014年,我国年建筑垃圾产生量超过15亿吨,当前约有20多家相对专业的企业进行建筑垃圾的再利用,主要生产建筑垃圾再生砖,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这与韩国年产建筑垃圾6000多万吨就有373家建筑垃圾处理企业的数量相差太大。另一个数据则显示,我国未经任何处理进行直接填埋的建筑垃圾约占总量的98%,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的约占2%,资源化利用率不足1%,远低于德国和日本的90%,英国的80%和美国的70%。
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循环经济的构建、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等诸多好处。因此,建筑垃圾资源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大业,需要业界同仁共同努力、广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