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获悉,今年5月由于广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兴丰填埋场一度满场,广州垃圾险陷“无处去”的困境。
当前,广州各相关部门正采取新建及扩建终处理设施的方式,提升广州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政府亦呼吁市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A
现场 “垃圾山”标高160米
“填埋场填满了,垃圾没地方去了。”这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今年5月此事便在广州真实上演过。昨天,广州市兴丰垃圾填埋场场长陈彬荣指着场内高高的“垃圾山”向记者介绍说。他所指的“垃圾山”标高已达160米,由垃圾和覆盖垃圾的泥土组成。
据介绍,5月5日,兴丰填埋场具备运营条件的1至6区库容全部填满,面对来自越秀、荔湾、海珠、黄埔、萝岗、白云、天河、南沙8个区每天达9000吨的进场垃圾,填埋场员工很“头大”。“我们全员上班,在‘垃圾山’周围评估,发现哪里还有位置,就让垃圾车开到那里,对垃圾进行填埋。”陈彬荣表示,得益于政府部门对兴丰填埋场的7区扩容工程逐步完工, 这种现象持续到5月20日才暂时缓解。
“库容看起来增加很多,但一下子就没有了。”兴丰填埋场7区扩容
项目办王工叹道。他以东南角拓展工程为例介绍说:“1月份开始挖,挖了2.8万平方米,扩容约50万立方米,5月20日开始进垃圾,预计四五十天就可以把拓展区全部填满。”他称,施工方会继续赶工,让预留7区的填埋位置在7月15日能够进垃圾。如果完成不了,兴丰填埋场可能又会上演5月5日的“垃圾围城”事件。
B
应对
多个终处理设施正建设
如何缓解广州的“垃圾围城”现象?记者了解到,政府部门正加快一系列垃圾终处理设施建设:
●选址南沙区大岗镇、服务范围为番禺区、南沙区、佛山市顺德区部分区域的广州市第四资源热力电厂,预计2016年年底建成试运行。目前,第四资源热力电厂正进行桩基施工。一旦建成投产,南沙的垃圾不用再运到白云区处理,番禺区对火烧岗填埋场的依赖也会减轻。
●位于兴丰填埋场以东3公里的广州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目前正进行“三通一平”。这个包括日处理能力4000吨的广州市第三资源热力电厂在内的设施组团一旦投产,亦将极大缓解兴丰填埋场的压力。
●垃圾发臭,主因是分类不充分,混有大量易腐的餐厨垃圾。今年5月1日,经过近半年调试,日处理能力200吨的黄埔大田山餐饮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越秀、天河、黄埔、大学城范围内近200家餐饮企业的餐饮垃圾运至这里处理,此举结束了广州餐厨垃圾经分类后还需要填埋处理的尴尬。
C
目标
完全解困还需垃圾分类
如何解困?按市长陈建华今年4月19日与广州市固废处理公咨委委员交流时所说:“第一是第四资源热力电厂处理能力要足够,第二是番禺区要做好垃圾分类和减量。现在每天产生2000吨垃圾,能不能降低至1200吨?”因此,“垃圾围城”如完全解困,还需继续深入推进垃圾分类。
广州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量占50%。如果能够分好类,则有机会减量50%。但按大田山项目负责人的说法,能够达到大田山处理纯度要求的餐饮垃圾有限,“一车垃圾进来,经过分拣,目前只有30%可以处理。”
问题凸显
危险废物处理能力不足
2012年以来,广州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基本保持在95%左右,2014年综合利用量达468.47万吨,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利用率达100%,医疗废物100%集中处置。但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十分紧迫,其中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不足,据广州市环保局副局长吴建荣透露,广州目前仅一家危险废物焚烧处理单位,处理规模为9500吨,而近年来广州危险废物量持续增加,处理能力缺口很大。
另外,广州医疗废物的焚烧能力严重不足,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能力仅有每年9720吨,而每年产生的医疗废物大约是20000吨,远远超过处理能力规模。
代表担忧
——小诊所医疗废物如何监管?
针对固体废物垃圾处理,市人大常委会专门组织了视察。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视察组来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了解这里的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情况。据介绍,目前该院每天产生这两类废物分别约为820公斤和360公斤,每天,这些废弃物都会严格按照流程,定时定点交由无害化处理中心运送出去进行无害化处理,绝不会在医院逗留超过48小时。
“大的医院都很正规,但是问题的关键是那些小医院、小诊所,特别是那些无证经营的医院,政府如何监管更到位?” 在了解完医院的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后,市人大城建环资委委员谢福恩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死禽死畜日处理仅30吨
广州市卫生处理中心是广州唯一处理死禽死畜尸体的场所。这个已存在63年的固体废物处理场,专门对广州地区各大屠宰场、禽畜交易市场、农贸市场、各区死老鼠收集点的死病禽畜、死鼠、死犬等进行无害化处理。但记者留意到,目前该中心仅有高压蒸煮锅4个、蒸汽锅炉2个,
破碎机1套,冰库1组,日均处理能力仅为30吨。“万一发生大面积突发动物疫情该怎么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内司工委主任彭孟柬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升级应对
医疗废弃物处理或将提价
针对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市政府副秘书长周灵表示,下一步广州将尽快落实新建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项目的规划选址,适时启动广州市废弃物安全处置中心二期项目建设,鼓励固体废物产生和处置单位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处置能力,尽快建立起完备的安全处置体系。
昨天,记者跟随视察组来到了广东环境生活无害化处理中心,该中心是广州唯一一家处理医疗废弃物的机构。记者了解到,此机构的设备于1998年投入使用,到现在已运行17年,包括焚烧炉和监控设备在内的整个医疗废弃物处理系统已经老旧,在现场可以看到其中一个炉正在检修。
该中心目前处理医疗废弃物量为55吨每日。中心负责人表示,“现在已经是满负荷运转,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未来两年内通过升级改造,处理量能达到100吨一天。”据了解,对于此次升级改造,中心将投入1.3亿元用来对包括厂房在内的所有设备升级。而升级或带来医疗垃圾处理费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