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滨街道芳华小区,有一所石油机械研究所,一提起研究所负责人,远近人们无不钦佩有加。他就是现年78岁的藏成平,这名老石油工人退休后,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成立了颇具规模的研究所,20年间,已拥有固定资产近千万元,年纳税40万余元,安置就业人员40余名,并拥有多项技术专利,被天津市评为“九五立功先进企业”、“天津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而这名退休后才开始创业的老人也成了大家口中的“传奇”。
养老钱成为创业资金
1993年,藏成平老人退休了,这位身体健朗的老石油工人觉得退休不过是生命的又一个起点。思来想去,他认为自己是搞石油钻井出身的,要干事还是要干老本行。他与几位志同道合的老同志一起,成立了一家石油机械研究所。
办企业并不像看起来这么容易,藏成平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资金问题。当时,私营执照的验资底线为10万元,他与几个合伙人一共凑了五六万元。藏成平千方百计地跑贷款,终于在当年10月得到了5万元贷款。有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他们租了一所废弃的小学当厂房,购买了一些简单设备,开始了创业。1994年,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企业一度停产,有人甚至怀疑他们的养老钱会打水漂。
面对困境,藏成平没有垂头丧气。他带领十多名技术骨干对除砂器、
振动筛、搅拌器等进行修旧利废,第一批经济、实用又高效的设备很快生产出来。产品进行现场试用,效果很好,不久就畅销国内钻井市场。
优质服务成为“名片”
通过营销实践使得藏成平明白了一个深刻道理:不是没有市场,关键是能否生产出迎合市场的过硬产品和有一流的售后服务。在藏成平带领下,企业先后出炉了十多种环保、节能的新产品。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优质的服务。藏成平把产品拿到井上让客户试用,不好使的拿回来进行改进。“丁是丁,卯是卯,不行就拿回来。井上有问题,就要立刻去搞好服务。”正是这种态度,使企业拥有了良好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热心公益发挥“余热”
工厂发展了,企业的员工得到了最大的实惠。现在这所研究所有员工40余人,他们大多是油田退休、有偿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及家属,藏成平制订了每天7个小时的工作、每周不超过35小时的工作制,每年都拿出利润的20%到30%用来分红。让员工在和谐的环境中与企业共同成长。这名古稀老人还非常关注社区,热心公益。只要社区搞活动,他都带头参加。听说社区文艺队没音响设备,他二话没说,就买了一台音响设备,送给文艺队使用。每年他都要与居委会慰问辖区困难群体。
同时,藏成平也十分关注油田的井喷问题,毕竟在这一行业,兢兢业业了一辈子,所以他每每看到国内外重大井喷事件,就更加增强了研究井喷技术的决心。他凭借对钻井石油固控领域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对大量的国内外资料的查阅,撰写了关于井喷技术问题处理的工作经验,被集团公司采纳,推广应用到井上学习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