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而带动起来的矿山设备行业,可谓是“大红大紫”,相信这都是各大厂家及客户所“喜闻乐见”的事情。但是设备买回家就“万事大吉”了吗?不少客户因为急于求成,追求生产效率而忽略了对机器的保养与检修,造成机器“休克”,生产线被迫停产,花了钱的机器没有带来相应的生产效益,这样就得不偿失了。在这里,小编向各位老板们普及几个机械维护实用小妙招。
问题1:设备清洗润滑、易损易耗件的定期更换等维护工作不完善。
表现:由于矿山企业所处环境恶劣、粉尘大、噪音高,尤其是气候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破碎机等矿山设备的日常维护尤为重要。然而,多数矿山企业侧重于维修,设备坏了才着手处理,忽视了设备在正常运行中的清洗和润滑,不按照设备润滑表或周期进行加油,导致摩擦阻力增大,设备损耗加快,缩短了设备维修期,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解决方案:在购买时要求厂家附送专业的清洗及润滑产品,咨询并谨记在相应环境下的保养间隔期限和机器输出参数值,确定机器最大承受能力后,定期进行检修、保养。
问题2:矿山设备更新不及时。
表现:设备装备水平落后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企业资金不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跟不上脚步,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基层操作人员素质较低等等,导致技术装备(破碎机,
制砂机等)的更新换代不尽如人意。旧矿山设备老化,主要表现在高耗能,低效率,故障停机率高,维护维修费用成本高。目前老化落后的矿山设备已经大大影响了企业的产量、并逐渐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矿山设备更新不及时是造成以上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解决方案:对于市场上配件较少的机器、高耗能、故障率高的机器,尽量选择舍弃,因为后期产生的保养、维修费用累计起来,其实并不算廉价,倒不如直接购买一台生产效率高、损耗低的新机器。针对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定期针对其所在生产线的特定进行专项培训。如果不能做到“都懂”,就要做到“专攻”,更好地“人尽其用”。
问题3:机器处于闲置或者不工作状态时,没有做好“保护措施”。
表现:很多企业在机器处于闲置或者不工作状态时,既没有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养护措施,也无专人看管和定期检查保养。造成机器零部件内部铁锈、潮湿,这是一个很不良好的机器运行环境,长期这样运作,机器很容易突然“瘫痪”,并且不容易维修,几乎直接就可以下“病危通知书”了。
解决方案:除日常工作时的检修、保养外,机器闲置时也需要维护。须有专人为您的“爱机”做好防沙尘、防高温、防寒潮、防雨等,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机器也像人体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常的保护措施很重要。
问题4:零部件“拆东墙补西墙”。
表现:很多企业习惯在一台机器某个零部件出现毛病时,利用另外一台机器的同样零件进行“救场”。在机器缺少备件,从闲置或备用设备拆除,形成“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技术状态,导致闲置或备用设备都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
解决方案:小编提醒各位老板,“救场”工作,有紧急情况时,可以暂时使用。但是这绝不是一个可以长期的好方法。第一,任何机器的零部件及备用零件都是经过磨合和参数比照的,其他不同型号的零件,除了会影响生产效率以外,还会对正在运行的机器产生不正常的磨损和消耗,其实有可能会“得不偿失”;第二,“救场”的零部件在经过另一台机器长期的磨损后,有可能就会产生不同的参数。此时,就有可能与它当初的“原配”不再吻合。小编建议,在购买机器时,一定要有主要配件的备用件,一旦备用件“上阵”时,要及时补充备用零件,尽量不让机器处在“没有备胎就上路”的状态。
在矿山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很大部分都需要利用机械设备来完成,目前矿山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不断的提高,频繁发生的故障对其使用、保养及维修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矿山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和经济效益,切实搞好矿山设备管理,是企业稳步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有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