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建 50岁,李晨之父,新力设备制造公司董事长,成都机械制造行业内响当当的人物。他从军13年,转业到新都,将创业初始目标锁定在
破碎机生产项目上。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简陋小厂,通过他17年的努力,变成了员工上千、年产值数亿元的大型企业。
李晨 25岁,新力设备制造公司总经理,年轻的“蓉商二代”。他听着自家企业故事长大,熟悉公司的每一个人和每一项业务。大学毕业前,接触过半年工地项目,甚至想过在建筑行业创业,最终因为家人的需要回到自家企业。他说“二代”的身份只是更高的创业平台,还需要更多努力。
选择责任
放弃创业 发扬家族企业
第一眼看到李晨,很难想象他是85后,衬衣笔挺,黑西装纽扣一丝不苟,向员工交待工作细节清楚,丝毫不像入行才3年的年轻人。对此,李晨笑道:“都说成家立业,我现在是半岁孩子的爹,理应成熟起来了。”
李晨是西华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四上学期没课,他就跟着做房地产开发的表哥跑了半年工地。毕业前,一边是想自己创业,一边是家人想让他发扬家族企业,面对两难的选择,一番纠结后,他最终选择回到新力。
“对我来说,发扬家族企业是一种责任,而且需要很大努力。现在看来,这与自己创业并不冲突,甚至还能互相促进。”22岁的李晨毕业后回到自家企业工作,他说自己是听着新力的故事长大的,父母下班回家也经常讨论生产和经营上的事情,从保洁阿姨到项目研发教授,他都很熟悉。
一线干起
第一次投产 守了一个通宵
新力的主要产品是生产用于水泥、砖瓦、陶瓷、矿山、钢渣、冶炼化工等领域的破碎机,以前生产中用的耐磨合金材料零部件都“外包”出去,不但成本高,也极易泄密。2009年底,公司把新材料项目提出来,2010年初,投资3000万元的新力子公司——兴锐新材料公司成立,负责耐磨合金材料的科研、生产、销售、安装等一系列环节。
李晨回家的第一个职位就是兴锐公司的车间主任。“从一线开始学习,第一次投产是2010年7月28日晚上11点,熬了一个通宵,太紧张太期盼了。”李晨记得很清楚,耐高温漆涂到塑料泡沫上,定型,注入1700度高温的钢水,锻造、冷却之后,第一批耐磨合金材料正式出炉。去年产量为6000多吨,其中2000多吨供应自己公司,还有3000多吨销售出去。李晨说他今年的目标是1万吨。
运营创新
网络突出品牌 电话客服24小时
之前,新力生产的破碎机主要市场是国内,现在渐渐走向国际市场,2012年销售了大量破碎机到越南、新加坡等周边国家和部分南美、非洲国家。这也是李晨的开拓结果,他重视展会,同时也将互联网带入传统企业。
“即使机械制造是传统行业,也需要品牌建设。以前的销售主要是销售人员去跑,现在增加了网站咨询。”他打开公司网站,网页上立即跳出三个小窗口:“欢迎您,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么?请选择现在咨询或稍后再说”、“请你留言”、“在线交流”、“我们有24小时电话客服和24小时网络客服,有5个客服人员,我亲自管这个板块。”李晨对自己的工作创新比较满意。
管理有道
相信团队力量 传承刻苦精神
去年12月,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对行业内的优秀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李晨榜上有名。
“爸爸创业时,厂里只有他、妈妈和一个工人。为掌握第一手资料研制开发破碎机,父母开车走访省内外600多家大小水泥厂和矿山,跑了28万公里。创业是多么的艰难,这一点,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把他们的刻苦传承下来。”李晨非常感慨,同时他说自己比父亲更注重团队建设,做决定之前他都会先跟团队讨论。
“爸爸现在主要负责把握企业方向和投资,我负责执行。我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法,相信自己今后能比爸爸做得更好。”李晨信心十足地说,为了减少员工流动性,公司除了保险、公积金待遇,还设有员工宿舍、电影院、图书馆、健身房等,让员工上班有家的归属感。未来5年,新力公司将投资10亿元,实现年产值突破30亿元,员工总人数增加至2000人,新增用地300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