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城市建设,因地面硬化过多,逢大雨便“看海”。因此,为了改变一到雨季就涝,一遇大雨就发水的情况,我国多地加快地下管廊建设,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这是海绵城市指导意见勾画的未来生态型城市图景。也就是说,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和逐步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其实,海绵城市所需的原料可以利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来。由于我国城市建筑垃圾已出现围城之势,资源化利用是目前的有效途径。郑州双优是专门生产建筑垃圾回收利用设备,可以将建筑垃圾就地破碎筛分,制成4种不同的再生骨料,再通过砌砖机生成透水砖、透水铺装等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既我国城市不断增长的建筑垃圾,也降低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本投入,可谓一举两得。


目前,我国已经在江西萍乡、济南金鸡岭等一些省市做过试点项目,取得良好的成果,这充分说明海绵工程建设经受住了考验,海绵工程不仅能吸纳雨水,将雨水储存在蓄水池,还能在需要时将雨水释放加以利用,一举多得,同时了内涝和干旱两大问题。郑州双优认为,在应对洪涝问题时,从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将城市一到雨季多发季就“看海”的现象有效改变,而建筑垃圾再生品应用到海绵城市建设更是造福的大事。

2019110904 小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