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指出: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关系到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防火等性能。故除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尺寸偏差检查外,还应对结构实体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检验(第10.1.5条)并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结构部位、构件数量和检验方法(附录E),可见它的重要性。另外,从较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我们可以看到,相比99年版的旧规范,这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主要表现在保护层厚度的数值比旧规范严了,相应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范围有所扩大。
归纳起来,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具有以下几个作用和影响:
1、维护结构耐久性混凝土中保护层太薄容易渗入潮湿气体和水,过厚则易产生裂缝,这些都可能使钢筋锈蚀并膨胀,从而使混凝土遭受破坏,影响使用和结构安全。
2、承受外力作用 保护层对钢筋有锚固力,利用混凝土与钢筋间的锚固力,两者紧密结合,共同参与工作。保护层过薄或缺失时,减低了它的锚固力从而降低了结构抵抗轴力和弯矩的作用。
3、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
M≤alfcbx(h0一x/2)+fy'AS'(ho--a s')一(σpO'一fpy')Ap'(ho--ap')可以看出,当面筋保护层过厚导致截面有效高度h0减小时,将降低截面受弯承载力。可见保护层厚度是影响结构承载力多么重要的因素。
4、防火保护层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遇到火灾时能对较易软化的钢筋进行保护,如果保护层厚度过薄,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开裂,致使钢筋因过热而降低强度从而破坏整体结构。2003年湖南衡阳某工程就因大火燃烧产生的高温高热使钢筋软化导致坍塌并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因此,在当前的质量验收工作中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新规范规定在验收过程中要进行实体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