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省政协召开“加强固废处理和循环利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对口协商会,组织省政协委员与省生态环境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面对面协商,谈问题、提建议。
笔者从会上获悉,广东“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将于今年底结束,省生态环境厅正在组织编制全省域“无废城市”建设方案,目前已形成初稿。接下来,广东还将系统推进“无废”湾区建设工作,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与“百千万工程”融合,探索推进“无废县区—无废镇街—无废乡村”试点示范体系建设。
开展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
“无废城市”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将废弃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2021年,《广东省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发布,以珠三角9市、梅州市、信宜市为试点,启动“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4月,珠三角9市全部纳入国家“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建设“无废城市”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今年初,省政协把“加强固废处理和循环利用,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组成专题调研组前往佛山、云浮、河源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同步面向广州、深圳、梅州、茂名(信宜)等试点城市开展书面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报告显示,当前各地在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仍存在固废底数不清、处理路径不明、资源化利用率低等问题。基于此,报告建议,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登记制度,明确各行业统计口径、统计周期和格式要求,建立规范的数据采集统计系统。同时,用好本省试点城市先进信息平台,从省级层面统筹整合相关管理系统的固废数据,形成“无废城市”一张网,提升固废全过程智慧监管服务能力。
会上,“建筑垃圾”这一关键词被多次提及。“建筑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黄金’。”会上,省政协人资环委副主任,中国铁建华南总部党委书记、总经理邓勇表示,建筑垃圾经分拣、剔除或粉碎后,大多可以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建议进一步抓好建筑垃圾的分类利用,建立建筑垃圾管理台账,分类收集、贮存和及时清运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混合已分类的建筑垃圾。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建设处处长许欣毅介绍,2022年,全省建筑垃圾产生量约2.61亿方,其中工程渣土体量最大,约2.31亿方。目前《广东省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已出台实施,下一步,广东将开展建筑垃圾治理及资源化利用三年行动,指导各地加强源头管控、强化转运监管、推动规范处置,切实提升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建议推动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报告显示,不同固体废物的产生分布、利用处置、污染特性等方面的专项科研比较薄弱,固体废物利用处置的技术标注体系、综合利用产品标准体系等亟待建立健全。
在调研中,省政协委员、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永波发现,固体废物资源化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直接导致了产品出路受限,影响市场投资意愿和产业发展,且存在监管风险。因此他建议,加快完善固废资源化产品的技术标准,明确各类固废资源化产品的性能指标和安全要求,规范固废资源化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行为。
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肖羽堂关注到城市污泥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他建议,通过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措施对污泥进行资源化加工,并推广在建材、能源、生态等领域的应用,提高污泥处理的经济效益。
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何焱在会上回应表示,接下来将完善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与资源化产品标准,畅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
医疗废物是固体废物的一种,其处理处置近年来持续受到社会关注。省政协委员,省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所长谭德平建议,加快推动智能医疗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配置医疗废物智能收集设施,同时要推动医疗废物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对医疗废物产生、运输、贮存、处置全过程实施可追溯式闭环管理,实现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健康的目标。
省政协委员、广东佳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勇在调研医疗废物焚烧企业时发现,对其焚烧废气处理效果的监管存在漏洞。他建议,应由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抽查监管,以全链条严格监管倒逼企业改进治理工艺,提升废气处理效果。
制造业大省广东,绿色制造名单数量保持全国领先。据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陈磊介绍,广东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02家、绿色设计产品1070种、绿色工业园区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8家。他提到,下一步将研究建立我省绿色制造梯度培育机制,并开展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认定工作。
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方面,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孟欣表示,广东将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同时全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系统。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