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砂石协会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砂石行业大型绿色砂石基地”名单中,陕煤新材集团泾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榜上有名。该公司所属的土地岔项目于2017年4月全面开工建设,2019年12月试运行,如今已达产达标。这座地处渭北旱腰带的“年轻”矿山,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一跃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典范。
基地航拍图 陕煤新材集团泾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供图花园工厂换新颜
春夏季节,登上陕煤新材集团泾阳公司厂区观景平台,你会看到:原本荒芜的边坡上,青草吐绿满眼郁郁葱葱,道路两旁一排排绿树随风摇曳,在周围花草的环绕下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泾阳土地岔建筑骨料项目矿区位于咸阳市泾阳县城西北方向土地岔阳坡一带,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土层稀薄,植被成活率低,俗称渭北“旱腰带”,坡台地生态植被维护成本较高。
为了更好地实现绿色发展,陕煤新材集团坚持迎难而上,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组建专业养护团队,通过修建蓄水池,安装喷灌装置等方式,解决灌溉问题,强化后期养护,确保“种植一片、成活一片”,同时结合矿山资源状况、生态环境等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资源开发方式,坚持项目建设与生态恢复治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增加投资1000万元,对周边原遗留采坑进行环境恢复治理;矿山开采钻孔采用集中远风及湿法作业,矿石运输使用纯电动矿运自卸车,铲装运过程通过车载雾炮机和道路喷淋进行降尘处理;生产破碎、筛分、运输等环节均实现全封闭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生产对自然环境的扰动和破坏。
陕煤新材集团泾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从生态环境基础薄弱到建设花园式矿山,再到顺利入选中国大型绿色
砂石骨料矿山,陕煤新材集团经历了艰难而曲折的绿色发展之路。如今整个矿区绿意初现、生机焕发,昔日的渭北“旱腰带”也因为陕煤新材集团的加入,而逐步披上绿装成为“绿腰带”。
智能升级促转型
绿色基地建设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外表”亮丽,更要在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陕煤新材集团坚持理念创新,超前规划,提前布局,从设计建设、设备选型、生产工艺等方面坚持绿色矿山建设。
2020年,泾阳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发展势头日益强劲,企业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矿山发展的全过程,着力打造“生态+智能”的现代化矿山,集成各类应用数据,积极推进5G远程控制、三维建模、矿区地质灾害边坡监测、扬尘监测、卫星遥感、人工智能与矿业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管理调度平台及决策分析系统、“一卡通”智能物流系统,在砂石骨料破碎、级配、质检、收尘、仓储等环节实行全过程立体化可视管理。
在泾阳矿山,车辆入厂信息识别、货物装载自助计量、自助放料,每一个环节都有智能化的运用,公司打通矿山开采智能化、网上销售、智能化物流、全程服务的一体化智能销售运输新路径,为企业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转型跨越树标杆
国内基建投资持续发力,建材行业借势而起。作为大型建筑材料供应企业,陕煤新材集团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泾阳土地岔项目基建收尾,公司科学调整破碎工艺参数,生产运营上制定了两大标准体系,34道作业流程、79类管控内容和148项监控细项,同时配置产品研发实验室,购置微机控制压力试验机,实现压碎值常态化测试,引入3D影像技术代替人工巡检及质量检测系统,做到时刻监测产品质量,确保每一批出厂的骨料产品都达到最优标准,为周边基建项目提供原材料保障,深受客户信赖。
生产线运营步入正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随之彰显,如何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实现突破,成就行业典范?陕煤新材集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努力寻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力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社会相协调,带动周边运输业、服务业发展,促进村民转移就业。同时投身慈善事业,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资助并参与疫情防控,教师节出资支持改善教育环境,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等,尽企业最大能力帮扶周边村镇,建立了良好的企地共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