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斗斗建筑垃圾被“投喂”到进料口,两条处置装修垃圾与拆除垃圾的流水线顿时忙碌起来。日前,上海市闵行区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投入试运营,项目将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解决闵行区和部分中心城区建筑垃圾出路问题,助推上海向“无废城市”迈进。
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项目规划用地面积70亩,布局呈狭长之势,最窄的地方只有60米,最宽的地方也只有130米。但项目却设有4条处置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工程泥浆、河道底泥的综合流水线及1条再生水泥制品生产线。如何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排布5条生产线?
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从节约用地角度出发,项目采用纵横紧凑化立体式布局,通过在厂房边缘设置存储区、设置竖向贯通检修吊装通道等方式,满足减少占地、功能分区清晰、场内交通组织顺畅、维护保养空间充足等需求。
此外,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也做到高效,项目从设计到设备采购,监造、安装、调试,直至投入试运行,全程仅用时199天。
记者在现场看到,原先成堆成块的建筑垃圾,经过
破碎、筛分、风选、磁选……摇身一变,成了一堆堆价廉物美的再生骨料。
项目引入智能分选技术提高整体工作效率。据设备及方案提供方负责人、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樊建斌介绍,在固废处置流水线上,通过大数据计算、智能摄像头实现建筑垃圾和轻物质的分离,使得城市固废处置变得“更聪明”。装修垃圾资源化率可达85%以上,拆除垃圾资源化率可达95%以上。经过资源化处置系统,生产出来的再生骨料有很多用途,可以制成再生砖、透水砖、还可以制成道路的回填材料,相比天然骨料,不仅节约了成本,对建筑垃圾资源化来说,也达到了减量化、资源化的效果。
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整体建筑结构是装配式+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这种类型的建筑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高整体环境舒适性、减少碳排放。
同时,为确保项目建设、运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项目采用前端微米级干雾抑尘+末端袋式除尘相并辅以喷淋洒水结合的除尘工艺,并配套了降噪措施。
项目正式投产后,除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外,华漕再生资源化利用中心还将对工程泥浆及河道底泥等废弃物进行有效资源化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