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南宁市召开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观摩会,南宁市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南宁将以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主题宣传示范活动为契机,将小区装修垃圾处置纳入垃圾分类工作,各建筑工地、小区要从源头减量和源头分类入手,切实做好前端处置工作,推进建筑垃圾分类工作。
破碎筛分机开始工作
砖碴和水泥块破碎筛分后制作出的透水砖、盲道砖、井字植草砖等再生品
家装垃圾分类获98%业主支持
目前,对于家庭装修产生的垃圾,很多业主的处理方式是混装打包后自行请车运走,不过问将运去哪儿,因此,执法部门也难以监管其去向,导致有人将装修等建筑垃圾非法倾倒,造成污染环境,浪费资源。
昨日下午召开的南宁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观摩会上,良庆区龙光玖珑湖小区物业公司经理曾俊清首先介绍该小区装修垃圾的分类经验。他介绍,该小区共有1632户,其中毛坯房1444户。物业以装修垃圾分类袋入斗的方式进行管理,将垃圾斗车与清运车辆分离,通过大垃圾斗实现建筑垃圾分类,目前初步实现装修分类为三大类:水泥砖碴、木板木架、混合杂物区,做到建筑垃圾不落地,减少扬尘鼠患异味。
曾俊清称,该小区在装修高峰期,一天收集到8~10斗装修垃圾,每斗车6立方米,按照物价部门收费标准每平方米建筑面积3元收取处理费,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处理装修垃圾约定,然后由物业请专业公司运走处置,有98%的业主都签约统一处置,使得小区装修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
破碎筛分机让垃圾变废为宝
当天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项目现场观摩会在兴宁区二塘建筑垃圾破碎循环利用试验基地举行,这是南宁市首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囊括建筑垃圾运输、分拣、破碎、循环再利用功能的综合性处理基地,可将各类工地、小区产生的拆除垃圾、装修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再生产。
在观摩会现场,一台移动破碎筛分机备受关注。只见该设备正在不断地“吞下”砖渣和水泥块。经过破碎筛分,砖碴和水泥块分离出钢筋,可进行废品回收;分出的20mm以下再生细骨料,可用于制作人行道面砖、透水砖、水泥砖等原材料;分出的50mm再生骨料,可用于道路垫层、水稳层等。在观摩会现场,工作人员还特地展示了砖碴和水泥块破碎筛分后制作出的透水砖、盲道砖、井字植草砖等再生品,与会人员为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点赞。
广西绿宁渣土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毅称,建筑垃圾可以运到该基地破碎筛分,移动破碎筛分机也可以开到拆旧或拆迁工地作业,目前该基地建筑垃圾平均日处理量约1200吨,预计年处理量为40万吨以上,该基地的正式投入运营,为南宁市建筑垃圾终端处置提供了新的选择,初步解决了全市装修垃圾没有合法倾倒场地的老大难问题。
建筑垃圾治理“南宁模式”现雏形
据统计,2018年南宁市建成区建筑垃圾排放量为4294万立方米,平均每平方公里排放15.06万立方米,远高于郑州、长沙等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甚至高于上海、杭州等东部沿海发达城市。2019年1—10月,全市建筑垃圾排放量已有4400多万立方米。
昨日,记者从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获悉,南宁首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基地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南宁市在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筑垃圾治理的“南宁模式”已初现雏形。此外,其他城区的建筑垃圾利用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并将陆续投入运营。此类设施项目的投产运营将逐步解决全市建筑垃圾非法运输、非法倾倒、无处处理的问题,建立建筑垃圾源头分类—规范运输—终端处理—循环利用全链条联单管理已初步具备条件。
2018年3月,国家住建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南宁市被选为全国35个建筑垃圾治理试点城市之一。“当前,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建筑垃圾源头分类,加强建筑垃圾运输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切实提升全市的建筑垃圾利用率,是试点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负责人说道。
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
下一步,南宁市建筑垃圾分类工作有什么举措?据悉,南宁将以生活垃圾分类进社区主题宣传示范活动为契机,将小区装修垃圾处置纳入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各城区、开发区开展住宅小区装修垃圾前端分类工作,对住宅小区装修垃圾前端分类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此外,执法部门加强对装修垃圾运输的执法管理,严厉查处无相关运输资质的运输车队、车辆,还要倒查违规的建筑工地、小区,同时向各城区、开发区及时公布合法的运输公司及车辆信息,为小区装修垃圾的合法清运提供保障。
建筑垃圾分类工地是“大头”,因此,南宁要求各建筑工地、小区要从源头减量和源头分类入手,切实做好前端处置工作,各级相关执法部门加强对非法运输、非法弃土、私排乱倒等违法现象的打击力度,进行严管重罚,确保中途运输环节得到有效保障。
与此同时,南宁将进一步推广使用建筑垃圾再生建材,在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励各类建设项目在工程的基础砖胎模等部位部分或全部使用再生建材。市政工程、园林工程项目,使用再生建材的比例不低于25%;政府投资的房屋建筑工程、保障性住房以及绿色建筑项目,比例不低于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