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法律在海砂开采问题上法律规定不一致,导致各地在海域使用证与采矿许可证的执行上打架,企业遭殃。为了解决这一现存问题,近期广东省三宗海砂开采区块是采用两证捆绑出让的方式进行提前规避。
2012年1月,经过层层审批,国家海洋局向鸿大华海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用海方式明确为“海砂开采”,标志着鸿大华海可以合法开展海砂开采及销售业务。
拿到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域使用权证书》后,鸿大华海兴城分公司在当地筹备,启动海砂开采
项目仅半年,2012年11月28日,葫芦岛市公安局对鸿大华海兴城分公司进行搜查,之后查封了鸿大华海北京公司,并以非法采矿罪对公司高管及船长进行逮捕。
2014年6月11日,辽宁省兴城市人民法院以《矿产资源法》规定为依据,判决鸿大华海犯非法采矿罪,判处罚金人民币2000万元,没收公司全部收入,多名公司人员获有期徒刑。
“我们拿着海洋局颁发的《海域使用权证书》去合理合法的开采海砂,怎么就成了非法采矿罪呢?”鸿大华海董事长郭启海不服。他上诉到葫芦岛中级人民法院,结果是维持原判。随后向葫芦岛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刑事申诉,被驳回。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又被驳回。
2017年,郭启海再向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提出申诉。2018年5月25日,郭启海收到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决定书》,决定书明确表示:经最高院组成合议庭审查后认为,北京鸿大华海投资有限公司缴纳了海域使用金并依法取得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证书》,该公司按照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明确授权开采海砂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原判适用法律错误。决定:指令辽宁高院对本案进行再审,本案再审期间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等了将近6个月,辽宁高院撤销葫芦岛中院终审刑事裁定和兴城法院初审刑事判决,发回兴城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从2018年10月19日辽宁高院发回一审法院兴城法院重审,至今已经7个月了,依然没出判决结果。最高法已经认定我不构成犯罪,为什么我拿着无罪认定等不到一个无罪判决?为什么一审法院给我个无罪判决这么难?”郭启海很气愤。
律师讲解
王文林是鸿大华海的辩护律师。他说,之前辽宁两级法院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终审认定鸿大华海公司构成非法采矿罪。《矿产资源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在开采海砂问题上规定不一致,《立法法》第九十二条“新的规定与旧的规定不一致的,适用新的规定”。《海域使用管理法》是新法,因此,本案应适用《海域使用管理法》的规定:企业持海域使用权证开采海砂是合法行为。
正是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2018年5月25日《再审决定书》明确宣告,鸿大华海的开采海砂行为不构成犯罪。
王文林介绍,2016年12月21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规定,海砂开采企业只要取得海砂开采《海域使用权证书》就不构成非法采矿罪。司法解释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对以往的刑事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其效力是基于被解释的法律颁布实施之日,对司法解释出台之前发生的案件也是适用的。这是本案得以启动审判监督程序最有力的法理依据。
“本案认定事实清楚,关键问题是一证
采砂是否构成犯罪,核心就是法律适用。最高院指令辽宁高院再审后,我们曾乐观地判断,辽宁高院会直接改判无罪。但事与愿违,辽宁高院在审限即将届满时将本案发回兴城法院重新审理。兴城法院在去年12月20日开庭,至今没有作出判决。根据法律规定,应该是做了多次延期审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