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首钢环境产业有限公司供应的再生骨料用于中国建筑设计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项目,共计3000吨再生材料因此重获新生。近60米的总高度让该建筑成为国内最高的再生建筑。
该项目建筑面积4.09万平方米,地下为混凝土结构、地上为钢结构,地下4层,地上15层,建筑总高度59.7米,其中所有楼板均使用添加30%再生骨料的混凝土浇筑而成。该项目目标是申请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中国建筑设计院创新科研示范中心项目效果图
首钢环境副总经理马刚平介绍,这次使用的再生骨料全部为首钢厂区老厂房拆除的梁、柱、设备基础等废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除杂后形成粒径在5-20毫米的骨料,用于替代天然石子生产混凝土。
“这些再生骨料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中二类骨料技术要求,其压碎指标与天然石子相当。”首钢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开发公司生产技术科科长孟立滨说。
考虑到再生建筑材料颗粒吸水性强,制作混凝土前,工人对再生骨料进行喷水作业预先饱水,减少其在搅拌过程中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保证混凝土成品质量。
北京市建筑材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该项目楼板使用的再生粗骨料微粉含量、吸水率、有害物质等13项数据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高振杰表示,该项目为国内目前使用再生建筑材料建设的最高建筑,将为再生建筑材料在房建市场推广应用提供借鉴。
据悉,北京市每年建筑施工需要1亿吨砂石骨料,这些材料需要开采大量山体资源和河道挖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大,过度开采地区遇到暴雨天气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目前北京市建筑废弃物每年产生量约3000万吨,如以30%替代天然砂石计算仍远远无法满足建筑市场需求。
马刚平说:“以现在的情况我们没有必要苛求高替代率,而要做到应用尽用。同时我们建议再生建筑材料利用应本着就地区域闭路循环的模式,一个区域内的建筑从拆除、运输、处理、利用全过程统一操作,这样解决源头处理不当造成加工环节繁琐的问题。应由专业的公司提供全产业链的处置,处置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另据了解,年内首钢环境供应北京市范围内的再生建筑材料可达20万吨,其中将有部分材料用于冬奥组委办公区配套建设。首钢资源经理助理孙嵬介绍,冬奥组委办公区室外2万平方米的广场砖使用的全部为再生砖,秀池北路和晾水池东路等路段要使用总计10万吨再生建筑材料。此外,立体停车库基础和办公区管廊回填也全部使用再生建筑材料。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