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行业的隆冬,单纯以量补价已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成巨大压力。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丰煤矿着眼内部创新提升,以“吃干榨净”的方式,破解目前发展困境。
该矿采用重介
选煤工艺,拳头产品是“双八精煤”,该矿绝大部分收入取决于精煤产量多少,而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精煤的回收率将直接影响营收。因此,尽量降低煤副产品中的精煤含量成为企业创效的关键。
“曾经一段时间,我们的块中煤在市场上很受追捧,前来购买的客户等在块煤堆前,洗出多少运走多少。但是现在,这一产品我们停止了生产。”洗选加工部负责人刘绪金说,“块中煤含有大量精煤,其价格远低于精煤价格。现在,我们通过加大破碎力度,将块中煤的精煤分离出来充分回收,年同比增收120万元。”
在另外一种副产品——煤泥上,他们同样下了苦功夫。
通过对现场生产环节考察分析,对入洗原煤进行数据计算,他们发现浮选系统处理能力明显偏低导致煤泥中的精煤泥未被充分提取。为此,他们新增一套浮选系统,增加浮选精煤产量,同时设计一部浮选精煤破碎装置,对重介精煤和浮选精煤进行充分混合,确保抽样精煤符合“双八”标准。通过新系统的分选,他们每年可多回收精煤泥3.4万吨。
“吃干榨净”不仅适用于产品,同样也适用于洗煤材料。选煤专业的人都知道,重介选煤的一项主要材料投入就是重介质(磁铁矿粉),而吨煤介耗直接影响洗煤成本。
为确保洗煤技术攻关,他们抽调专业人员成立了洗煤技师工作室,安装两台快开压滤机提高煤泥回收率,进一步改造系统,使循环水浓度控制在6g/L以内。
水清了,介耗降下来一部分。但是,洗煤技师工作室人员发现,
磁选机的
尾矿中介质含量依然很高。经过分析研究后,他们增设两台磁选机,分别对200区与400区尾矿再次回收,介质消耗量直接降到了0.8kg/吨,年可创造效益近30万元。
“我们通过对200区和400区磁选尾矿的优化改造,不仅降低了介耗,还优化了煤泥水回收系统,提高了精煤回收率。”洗选加工部技术员惠怀寅介绍说,“改造后每天可多回收精煤33.6吨,年可创造经济效益504万元。”
“在市场环境的倒逼下,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改进创新,来降低洗煤费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形象地说就是把煤的价值都‘吃干榨净’。”刘绪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