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记者从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司获悉,截至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土建部分52个工点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68.8%,其中起点至贵阳北站段12.4公里土建工程完成99%,进入铺轨、机电系统安装等阶段;2号线一期已有25个工点进场施工,其中16个工点已全面施工。
根据网线规划建设时序,2020年前,1号线及2号线一期建成,形成主城区基本骨架;2025年,2号线二期及3号线建成,形成中心城区骨架线网;2030年,建成4号线,形成全部线网。
我市轨道交通规划工作于2005年启动,2010年9月3日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2013年12月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入城开始施工,2015年8月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动工……自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一期开工以来,我市举全市之力、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
据市城市轨道交通公司总工程师陈发达介绍,轨道交通1号线开建以来,就面临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丰富、交通疏导难度大、管线改迁难等多重困难,施工方想方设法一一克服。
“国内其他轨道交通隧道大多采用盾构机施工,节省人力,掘进速度快、施工噪音小。但贵阳的地质复杂,我们只能采用传统的
矿山法施工,每天的掘进速度保持在一米左右。”1号线第十工作段长清区间
项目总工邓文攀说。
目前,1号线起点下麦西站至贵阳北站段12.4公里土建工程基本完工,贵阳北站至终点段21公里土建工程已完成52.5%,车辆段、停车场等已全面进场施工,已铺设轨道4.5公里,运营车辆已启动生产。
1号线的建设经验,为2号线的加快推进奠定基础。2号线第五工作段项目总工夏华华说:“目前,金岭路站土方施工已基本结束,预计明年3月底前车站主体及附属将全部封顶,成为2号线首个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
记者体验
离地17米 感受轨道交通“地下世界”
12月16日,在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第十工作段长清区间,记者到达离地面17米以下的隧道,感受贵阳轨道交通的“地下世界”。
到达隧道底部,抬头看竖井口,一束光线照进。这竖井的作用就是用来打通地下通道,加快施工进度。转身向前,就走进位于长江路站与清水江路站区间的暗挖隧道。
初进隧道,并无想象的黑暗。除洞壁右侧一排36伏安全电压的照明灯外,还有手电照明。记者发现,隧道内十分干燥,并不像竖井边时有流水。第十标段项目总工邓文攀解释,一方面是该隧道所处地段周围地质涌水较少;另一方面,在隧道挖掘过程中,施工方做好了初级支护的防水工作,并用注浆法加强了防水效果。
从进入隧道到抵达正在挖掘施工的
破碎机前,步行大约15分钟。邓文攀指着头顶说:“虽然现在隧道里很安静,其实我们头顶上是川流不息的马路和住人的房屋。”
这条只有769米的隧道,需下穿珠显村、阳光嘉园等多处居民楼,还有贵昆铁路南西联络线浦江路框架桥,是1号线下穿地面构筑物最多的一条隧道。
“由于地面建筑物密集,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及地面构筑物安全,隧道开挖采用冷开挖施工法。”邓文攀指着前方正在施工的破碎机说,冷开挖就是通过
机械开挖和人工风枪开挖结合进行施工,单洞每天的平均掘进进度仅为1米。
此时的贵阳,气温已降至0℃至4℃。但在地下的隧道中,感受到的却是温暖。邓文攀介绍,地下隧道里基本是恒温的,目前温度在15℃至18℃,夏天的温度保持在15℃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