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很多行业都出现了生产过剩,产品积压,特别是与矿业有关的冶金、建材等行业。矿产勘查位于矿业链的前端,也存在“产品”积压问题。
所谓矿产勘查的“产品”,指的是在探矿权范围内提交的可供开发的含资源/储量的矿产地。其积压的表现是,提交了与
矿山生产规模不相称的、过多的资源/储量,或提交的资源/储量长期不能使用。这种积压不同于钢材、水泥此类有形产品的积压,往往比较隐匿,但也会表现出市场疲软、无人问津、价格暴跌、资金积压等相似的效应。
由于矿产勘查周期较长,资源/储量“仓储”要有提前量,需要提前5年甚至10年来谋划,但又不能提前三五十年甚至百年之多,关键还得看用户和市场的要求。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鞍本和冀东地区的铁矿勘查,钻探控制深度还有限定范围,不允许勘探近期不能使用的呆矿,为什么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反而不限了呢?这是因为近年来,业内产生了矿床“资源/储量越多越好”的思维定势,再加上探获超大型、大型矿产地的利益和荣誉的诱导,无视市场需求与容量,矿产勘查就出现了“产品”积压,尤其是一些具有长线优势的矿产品。
拿煤炭来说,我国2014年产煤38.7亿吨,从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开发清洁能源的趋势分析,这个产量,已接近预测峰值,但近年来我国探获了数个近千亿吨的煤田。试问,如此巨大的煤炭资源量,要沉睡多少年后才能开发?
又如:近年来钼矿找矿捷报频传,超大型钼矿接连被发现。2014年,全球钼的产量为25.36万吨,而中国钼的产量为9.09万吨。据粗略估计,现在国内探获的钼资源量,可供全球开采约50年、中国开采约120年。有必要找那么多钼矿吗?
再如: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的整装勘查,使攀枝花等4个矿区的资源量大增至139.38亿吨。但现在4个矿区的矿石年产量只有约1亿吨,且该矿的消费具有狭窄地域性,矿山生产规模不会再有明显增加。那么有什么必要,急急忙忙地去控制已知矿体的深部,为50年甚至百年以后的矿山准备资源呢?
反观市场导向的勘探公司,他们却有着防止矿产勘查“产品”积压的意识。笔者曾经探访过加拿大巴芬岛玛丽河富铁矿,钻孔控制最大垂深250米,探得资源/储量8.68亿吨。矿体在倾向和走向上均未封闭,根据物探异常分析,矿区浅部远景在50亿吨以上。为什么不加大控制深度和控制范围,扩大矿床规模呢?我们得到的解释是,根据可行性分析设计的产能,现有资源/储量,已足够开采20年以上,没有必要探获更多的资源/储量,积压宝贵的勘查资金。
对比之下,显然我们缺乏这种意识。尽管周期性的矿业衰退终会过去,但随着矿产勘查的市场化,面对如此之多的积压“产品”,还会有投资者对这些矿的勘查保持强烈兴趣吗?过剩的矿产勘查“产品”,再加上过剩的矿产勘查“产能”,对身处矿业寒冬的地勘单位而言,可以说是雪上加霜。
我们应当转变思维方式,扭转勘查中对资源/储量一味求大、求多的思维定势,尊重市场供求规律,让脑子里有一根防止“产品”积压的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