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的合理化处置,一直是不少城市追求的目标。目前,许多城市的做法是,将建筑垃圾运到郊区农村的空地露天堆放或掩埋。而将建筑垃圾加工成再生产品,进行资源化利用的却极少。
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兰溪城区每天产生的建筑垃圾少则几十吨,多则数百吨。寻找建筑垃圾合理化处理模式,对兰溪而言已是迫在眉睫。
我处不断优化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探索出一条从管理到收集,再到处理的“一条龙式”管理模式,资源化、减量化、生态化处理城市建筑垃圾,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
这种模式主要涵盖三大块内容:“点对点”管理、“门到门”收集、“废变宝”处理。
“点对点”管理,走源头管控之路。
一是健全工作联动机制。由主管局城管审批科负责建筑垃圾清运处置车辆运行路线等审批工作,我处负责城区建筑垃圾、无主垃圾清运处置的管理工作,辖区行政执法中队负责建筑垃圾监管工作,查处乱倾倒建筑垃圾等违法行为,实现全过程管理。
二是全力掌握第一手信息。对施工点及准备装修的店铺进行登记备案,保证每一块建筑垃圾都踪迹可寻,要求做好覆盖式运输,防止遗撒、抛洒,店面装潢时,外围设置施工公益性围栏,用城市标语进行美化,防止垃圾、粉尘污染街面。
三是合理设置固定堆放点。积极探索小区建筑垃圾袋装化、桶装化管理,针对居民小区建筑垃圾点多面广问题,要求新开发小区专门设置建筑垃圾堆放点。指导城区老旧小区设立固定投放点,设置建筑垃圾消纳桶,方便市民投放。
“门到门”收集,走精细服务之路。
一是定时上门分类收集。根据垃圾量,安排环卫工人定时上门分类收集,塑料、木板等可燃烧的废弃物运往建筑垃圾中转站或电热厂焚烧发电,量小的砖块、瓷砖等建筑垃圾运往消纳场消纳处理,基本做到建筑垃圾不出店门。
二是适时宣贯分类理念。在收集过程中,向市民宣贯建筑垃圾分类理念,指导建筑垃圾分类。深入社区、开放式小区,通过召开业主座谈会等,普及建筑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和建筑垃圾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