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昌平兴寿镇、顺义北石槽镇、怀柔苏峪口村交界地段,多个违法开设的露天砂石场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环境乃大家之事
春暖花开,生机勃勃,首都生态文明和城乡环境建设正在火热开展。
当前,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环境质量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期盼的最大公约数。抓经济建设是发展,抓环境建设也是发展,而且是更高层次的发展。今年,北京要承担国家不少大事要事的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履行好首都职责、确保各项国事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保障,也是改善城市运行条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
超大型城市治理不易,环境建设更是难题。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尤其离不开生态文明这抹翠绿底色。环境乃大家之事,需要大家一起来建设、维护、监督。这些年,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控霾、治堵、治水、拆违、添绿等领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今年发展任务更重,治理要求更严,促使我们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行动起来,持续用劲攻坚克难、啃硬骨头,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整治城乡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北京行动”专栏,及时报道当前首都环境建设中的问题与挑战,聚焦一线工作中的思路与举措,以鲜活的故事、生动的笔触记录首都发展建设的绿色足迹,敬请关注。
本报近日接到群众举报,在昌平、顺义和怀柔三区的交界处,存在一大片非法砂石场。据附近的村民说,砂石场日夜作业噪音很大,扬尘满天飞,不仅影响了村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和空气质量。
在过去的两周里,本报记者多次前往这片砂石场暗访,一探究竟。
【现场观察】
地图定位“一片砂地”
从市中心出发,沿京承高速一路向北,在北石槽出口下高速,之后转入怀昌路走上七八公里,便可见顺义区北石槽镇良善庄新村的村牌。记者向北进入214县道的茶良路,又走上三四公里,就到达了这片非法砂石场。
记者尝试用手机地图定位,卫星地图的画面显示,这里是成片的砂地。
沿着路边下一个小坡,眼前的这片砂石场一眼望不见尽头。在出入口处有一个地磅,显然是用来称重的。地磅的西北角是一块凸起的高地,上面盖了排简易用房,包括厨房、宿舍、办公室、值班出纳室等。
往砂石场里走,两侧全是一个个高矮不一的砂丘,完全裸露堆放,连成一条线。路也是一块洼地一块高地,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场内放着几台碎石机和
洗砂机。风起时,天地昏黄,空气都被染成土黄色。只走了几步,记者的鞋上已沾满尘土,白色的鞋边看不出本色。
沿着茶良路一直往北,路东一大片全是砂石场,与马路之间仅用一排挡板相隔。路西是民宅和企业,中间隔着一条已经干涸的沟渠。每隔一两分钟,就会有一辆货车从场内开出,每辆车都满载砂石。最多的能载重30吨,最少的也得拉1吨多。
再往北走大约1公里,就是这条沟渠的尽头。这里本是一块平地,但由于砂子和水搅和在一起,已经成了一片泥潭。据附近的村民说,水是从砂石场排出来的,这么多年把这片1米多深的洼地全填满了。
顺着县道再往北,路边可见怀柔和顺义两区的公路界牌,再往前就是怀柔区桥梓镇沙峪口村了。走了不到1公里,又见一片砂石场,一台碎石机正在作业,马路两侧,全是一个一个石堆。场外的一块高地,还竖着一块北石槽镇人民政府立的示意牌,上面写着“禁止一切单位和个人非法开采砂石资源”。
在这个砂石场内,记者看到了一个用于洗砂的沉淀池,排水管正往池子里注水。用肉眼可以清晰地看到,池子里一半是清水,一半是浑浊的污水,水下面就是砂子。
【乔装暗访】
“我这儿就是最正规的!”
3月19日14时左右,记者来到茶良路东侧的砂石场内。一台铲土机正在作业,场内大约有十多名工人,但都没在干活儿,三三两两地坐着休息聊天。
一名工人独自坐在一个小砂堆上,拿手机放着音乐。记者上前询问:“您是在这儿干活的吗?”工人头都没抬,只说了一句:“过完年才来的,刚来没几天。”当记者追问他具体做什么,他说和另一名工友一起负责清料,洗砂子。
再往东走二三十米,3名工人正坐在一台洗砂机旁抽烟聊天。“年后刚开工才来的。”面对记者的询问,一名工人回答,并称他们机组有4个人。当记者问及老板是谁时,工人开着小三轮车准备离开,“不知道,老板没瞅见过。”
南边,停着三四辆重型货车,3名司机在一旁坐着。“我们是个人的车队,只负责把砂子拉出去。”司机说,他们不属于这个砂石场,就是帮忙运砂子而已。他手朝砂石场比划了一圈,向记者示意说:“这一大片有五六家呢,不知道谁是老板,负责人也不来。”
3月26日上午10时许,记者乔装成买砂子的人,再次来到这个砂石场。此时,砂石场内非常热闹——几台碎石机和洗砂机同时作业,隆隆作响;一辆大约载重2吨的卡车刚装完砂子,准备开到出口的地磅处称重。
记者走进最靠出口处的收纳室,桌上摆着点钞机、出票机等,一名40出头的女子坐在办公室内。“我要给工地供货,你们这砂子卖多少钱?”听记者说是来买砂石的,女子挺痛快:“给你最低价儿,30一吨,细砂35,你就自己来拉吧。”女子边说边上下打量记者。
“你们这料从哪儿进的?”记者继续问。女子直截了当:“不知道哪儿进的,你觉得成就来拉。我们这周围好几个场子都一样,一年四季,一天24小时都有人卖料。”
当记者问到砂石场是否正规时,女子停顿了差不多10秒,慢悠悠地说:“正规不正规,这谁能说得准?政策下来不让开了,就都得砍了。”说到这儿,女子反问记者:“你觉得什么是正规的?哪个砂石场也没什么手续,我觉得我们这儿没事,我这儿就是最正规的!”
说着,女子指着身边打印票据的机器,“你看我们打的单子,上面单号、时间、重量、价钱啥都有,拿着条交钱就行,你觉得好你就自己来拉,一车一车算钱。”
“你们这场子开了多久了?”一听到这个问题,女子顿时变了脸色,立即警惕起来,“这我不知道,我今天刚来的,你觉得好你就来拉。”之后就不再说话。
记者从办公室出来,沿着砂石场往里走,该女子从办公室跟出来,一直与记者保持大约10米的距离,盯着记者的一举一动,直到记者离开。
从这家砂石场出来再往北走大约100米,还有一家砂石场,与第一家中间仅用几堆砂料隔开,场内有几名工人正在干活。其中一人称,砂子每吨48元,“想买来拉就行,砂子有的是。”据工人称,老板就是本地的,但人当时不在场。
【村民声音】
“找村委会反映过,没用!”
砂石场的南边和西边都是村民的住宅,离得最近的,直线距离不过一二百米。听到记者询问砂石场的情况,村民们抱怨连连。
快60岁的董大妈住在砂石场的西边,中间隔着沟渠。“灰尘大着呢,天天都得扫。”董大妈说,而且运砂的车辆路过时,带起的砂子全往屋里飘,“脏死了,有时一天都不止扫一回。”
住在砂石场南边的刘女士指了指院里的晾衣杆,“你看我这衣服,说放出来晒晒,也就两天吧,就成这样了。”晾衣杆上的那件深色外套表面布满灰尘,褶皱处甚至形成了一条条“砂子印”。
砂石场作业产生的噪音,也让附近的村民头疼不已。村民李先生的家在砂石场正西面,砂石场内作业的声音在他家听得一清二楚。“他们白天晚上地干,昼夜不停,磕石子儿那动静响着呢,觉都没法睡。”李先生说,有时候半夜睡着睡着,就会被机器的“哐哐”声给吵醒。
村民金先生告诉记者,砂石场晚上不仅施工作业,还往场里拉料,一辆一辆货车经过,声音也不小。来往拉料的车速度特别快,在几个小的十字路口,已经发生了好几起车祸,还撞了人。有一家村民的房子,房角被拉砂子的车撞过,已经变了形。
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记得,现在这片砂石场在三十多年前就是块平地,高低不平的洼地都是这几年挖出来的。“以前是村里大队挖,挖砂子卖钱,后来没法种地了,就承包给了个人。”据村民说,砂石场的老板有本地人,也有外地人。
至于这块地到底属于哪个村的,村民们七嘴八舌,有说属于昌平的,有说是顺义的,也有说是怀柔的。一名顺义良善庄村的村民说,他和邻居都找过村委会反映,但没用,村委会的回复是“没事儿,回去吧,明儿我找他们说说去”。但到现在也没个说法,该开工的还是继续开工。“村里肯定知道啊,他们的地他们能不知道嘛!”
村民说,砂石场大概有4家,也有可能更多,时间最长的一家开了有十多年了,最短的一家也有四五年了。“早些年没那么多,后来规模越来越大。”金先生说,砂石场的面积至少有一百多亩地,“五个足球场都不止!”
60岁的村民张大爷说,去年APEC会议期间砂石场被封了一段时间,机器也拆了一台,但没过多久就又开工了,“跟之前一样,又日夜不停地干了。”
从村民口中记者得知,来砂石场买砂子的,多是附近搅拌站的,村民家里盖房子要用料,也会从砂石场购买。“附近搅拌站很多,干这行的都知道来这儿拉料。”显然,这片砂石场已经“名声在外”了。
【村委会回应】
“不是俺们的地,管不着!”
3月26日下午,记者挨个儿前往3个村的村委会。不巧的是,3个村的村长和村支书都不在,村委会里只有几名工作人员。
记者首先来到顺义区北石槽镇良善庄村村委会,其办公地点是3个村委会里距离砂石场最近的,大概只有500米。在一间写着综治办的房间里,记者看见了3名工作人员。
“那片砂石场是属于你们村的吗?”面对记者的问题,一名女工作人员说:“具体划分不清楚,应该不是我们的,好像是上西市和下西市的,属于昌平。”另一名女工作人员马上附和,“我觉得应该不是我们村的。”
“离你们那么近,不是你们的吗?”记者追问。“近也不一定是啊,应该不是我们的,没有实地去看,具体我也不清楚。”女工作人员回应。
当记者提及村民关于噪音和扬尘的反映村委会怎么不管时,女工作人员说:“不是俺们村的地,俺们管不着啊。”
接着,记者来到怀柔区桥梓镇沙峪口村村委会,这里距砂石场不到2公里。一名女工作人员听到记者询问砂石场是不是归怀柔时,回答得很肯定:“不是我们村的,应该属于顺义良善庄的。”她边说边用手指向南边,“那边有个界牌,界南边就是顺义,北边才是怀柔,砂石场都在南边。”
最后,记者来到距离砂石场约3公里的昌平区兴寿镇上西市村村委会。在一间写着“村民约谈室”的办公室内,一名男工作人员正坐在办公桌前抽烟,旁边坐着几名村民。
“沟渠东边那片砂石场是你们村的吗?”听到记者的询问,工作人员第一反应:“不知道是谁的,好像是顺义的。”当记者表示其他村委会说是属于上西市村的地之后,这名工作人员又说,“好几家呢,都承包出去了,给个人了。”
记者继续追问地到底是属于哪儿的,工作人员才说:“哪儿的都有,北边两家是俺们的,东半拉是沙峪口的,南边是良善庄的。”他说,砂石场一共有4家,地处昌平、顺义、怀柔三区交界处,占地约有100多亩。
提到村民反映的意见村委会为何不管时,这名工作人员说:“人就是洗砂子的,村委会怎么管啊!”
【内部行情】
每吨砂子赚三四块钱
据记者了解,本市多个区县都有砂石场存在。近期,朝阳区孙河乡就正在清理区域内的35家非法砂石场。
记者从一家砂石场老板处了解到,砂石场所用的原料大多来自城里建筑施工的开槽土和开槽料,也就是俗称的
建筑垃圾。把这些原料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加工处理,再打碎、清洗,就能产出搅拌站所使用的砂子原料。“一般每吨砂子能挣三四块钱。”老板说,他之前投资的砂石场占地20多亩,一天能卖出1000吨左右。而投资的成本大约在一百多万元,主要是购置机器设备的投入。
这位老板透露,他们的原料基本都是从城里的工地拉来的,一车30多吨,加上运输的钱,成本在八九百元左右。“如果砂石场方圆30公里没有工地,那就有可能是在现场自己挖的,这就是非法开采国土资源了,要判刑的。”老板说,离工地太远的砂石场,拉原料的话成本太高,不划算。
此外,砂石场要洗砂,非法的场子一般都会私自开凿水井,有的也会从河边抽水。洗砂需要一个大池子作为沉淀池,水是循环利用的,洗完一次等砂子沉淀后,水清了可以接着用。
老板告诉记者,他听说正规的砂石场都是封闭式的,整个场子搭有棚子,将砂土遮盖,防止造成环境污染。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目前全市没有一个部门主管砂石场,也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只是通过办理营业执照来管理。
【官方说法】
砂石场环境问题突出
从群众举报获悉线索后,环保执法人员立刻来到这个砂石场开展调查,发现扬尘、噪音和水污染等问题相当突出。
市环境监察总队二科科长王延奎告诉记者,执法人员在调查中发现,这些砂石场大都是私人经营的,并未经过环保审批,也未取得经营证照。“除了扬尘和噪音污染,砂石场还疑似存在非法打井、洗砂造成水体污染等较严重的问题。”此外,砂子的来源、土地的性质等也需要进一步调查,但由于涉及到多个部门的职责,情况比较复杂,希望当地政府能落实属地监管职责,及早取缔非法砂石场。
记者了解到,砂石场在建立之前需经过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经过批准后,才能进一步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而在正式生产之前,还要经过环保验收,通过后才算合格。“这些手续我们在调查中都没有看到。”王延奎说。
此外,执法人员在现场也没有看到河道,所以怀疑砂石场存在非法打井问题,由于打井会消耗地下水资源,必须经过水务部门审批、取得相应的打井许可证后方可施工。同时,场内洗砂的水随意排放,也污染了周边环境。
连日来,环保执法人员已对这个砂石场进行了多次调查,均找不到相应的责任人,现场的人员都称自己是临时工或不了解情况。
目前,环保部门已和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沟通,启动对该砂石场的深入调查,近期将依据调查结果,依法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