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攀枝花市仁和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全面推进。10月23日,四川省第14届西博会就要在成都举行,在西博会召开前夕,仁和区已经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在攀枝花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仁和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仁和区又将如何利用西博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记者就此专程采访了攀枝花市仁和区区委书记陈可红。
记者:陈书记您好,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目标”的过程中,仁和区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陈书记: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立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了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重大部署。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确立了实现“两个跨越”,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根据中央和省、市委的新要求、仁和区情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适时调整完善工作思路、工作重点是推进仁和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内在需求。
在发展定位上,我们突出工业转型升级、农业特色精品、三产聚集辐射、城市生态宜居、旅游阳光康养、文化打造品牌、民生富民惠民,努力把仁和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的“实力仁和”、一个宜居宜商宜业的“魅力仁和”、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仁和”、一个文明包容的“和谐仁和”。
在发展思路上,我们确立了“稳煤兴工调结构,城乡统筹促繁荣,文明生态宜人居,平安和谐建小康”的发展战略和“高位求进、超常作为、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明确了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的发展重点,提出了“全力抓发展,重点抓产业,突出抓增长,关键抓项目”的工作举措,落实了“分年度排计划、分层次定任务、分阶段见成效”的目标任务,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在发展目标上,确保到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力争到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35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万元,巩固并保持在全省山区类地区发展排名靠前的位置,稳定并提升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中的排名位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
在发展举措上,认真贯彻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和市委“三个加快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做大经济总量为基础,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城乡互动发展,着力打造攀枝花区域交通枢纽,川滇交界区域商贸物流中心、攀枝花生态宜居中心,攀枝花新型机械制造加工基地、西部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和四川特色农产品基地。
记者:在攀枝花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仁和区经济社会发展又呈现出哪些特点呢?
陈书记:我们已建设四个仁和(实力、魅力、生态、和谐仁和)”的战略目标,凝心聚力谋发展,负重爬坡求突破,全区呈现出经济加快发展、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的良好局面。区委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升工业发展水平,将“稳媒兴工调结构”作为一直坚持的发展战略。
经过几年的努力,仁和区工业结构实现了四个重大转变:一是全区工业结构实现了由煤炭采掘加工业一枝独秀向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和煤炭采掘加工业并重发展的转变。
二是机械制造产业实现从初加工向延伸加工转变。
三是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实现从初级产品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转变;
四是矿产资源利用实现从零散型、消耗型向规模型、科技型转变。
目前,仁和区高强度低合金钢破碎机锤头、钒钛制动毂、平衡增力制动器、螺旋凹槽钒钛制动鼓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
全区坚持招大引强,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先后引进了投资48亿元的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毂项目、投资13亿元的钢城集团渣钢渣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以及攀枝花运力汽车上装生产线项目、白云铸造项目、大藏钒钛设备制造及风力发电机组配套制作项目、润莹齿轮和三圣机械异地扩能技改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
目前,仁和区已具备年产200万件钒钛制动毂、5万吨耐磨铸件、300万件齿轮、飞轮和5万套平衡增力制动器、应急制动器的生产能力。随着富邦1000万件钒钛制动毂项目建成投 产,届时将建成国内最大的钒钛制动毂生产基地。工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270亿元预计增长到2013年的344.53亿元,年均增长13%,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8%。
仁和区现目前还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抓住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围绕果、畜、烟、菜、粮五大特色优势农业,加大标准化基地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连片打造了混撒拉、大田、官房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名优基地、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有知名度的产品。目前,全区已建成干果、水果基地15.26万亩,规模化养殖场74家,特色烤烟基地1.9万亩,省级龙头企业4家,专合组织 224个。农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11.51亿元预计增长到2013年的12.86亿元,年均增长5.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1年的8157元预计增加到2013年的10649元,年均增长1246元。
记者:陈书记,在14届西博会上仁和区如何利用西博会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陈书记:在13届西博会期间,仁和区与13家投资商签订了意向协议,投资金额达143亿元,14届西博会对于仁和区来说,更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招商引资机遇。对于14届西博会的召开,仁和区现已做好一切准备,预计在西博会期间,仁和区将在第十四届西博会上力争签约项目金额达200亿元以上。为此,仁和区成立了由8个部门和中国重汽、新希望集团等17个企业组成的参会代表团,并精心准备了协议总金额达201.61亿元的27个项目。同时,仁和区还将现场展出具有仁和特色的苴却砚、攀西阳光葡萄酒、块菌系列产品,多角度、全方位展示仁和区的城市形象。
记者:陈书记,近几年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仁和区在改善软硬投资环境方面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
陈书记: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按照“建好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打造三张城市文化名片。围绕“阳光康养”主题,高起点完善旅游规划,高标准打造旅游景区。重点推进了投资80亿元的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投资12亿元的苴却砚文化街;投资2.7亿元的大河流域河道整治工程,使之成为推动仁和旅游发展的核心景区。努力提升服务发展水平,以市场化、专业化为方向,着力规范南山钢材批发专业市场和巴斯箐五金机电专业市场,形成了市场和营销“一条龙”的服务机制。培育和打造弯腰树汽车产业服务中心,形成了集聚效应。
重点推进了莲花村片区、弯庄片区、宝灵片区、四号地块片区四个城市拓展区建设。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高品质精品楼盘。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持续推进大河流域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二期苴却砚主题公园即将开工。宝灵寺周边环境打造和宝灵寺至鑫岛娱乐城河道周边土地整理及景观打造全面开工,城市形象和品质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从抓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快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休闲服务功能配套入手,不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和空间形态,初步形成了“城在山中,水在城中”的城市特色。
在交通方面仁和区全力配合抓好成昆铁路新线、金沙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花城新区征地拆迁建设、缅气入攀和成品油管道入攀等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和前期工作,确保了项目前期工作有效开展,在建项目顺利推进,竣工项目尽快投产。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