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主办的“358”地质找矿突破研讨会日前在西宁召开。会上,院士专家建议,青海省应加强地质勘查找矿工作及科学研究,尽快实现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把青海建成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基地。
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所长侯增谦等6名国内地质找矿方面的知名专家及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的领导与青海300多名地质找矿领域的拔尖人才共同研究、梳理和破解制约本地区地质找矿工作的重大科学问题。会议采取分析全省重大成矿带研究主体报告和专家点评相结合的形式,围绕制约地质找矿的关键问题及找矿突破思路开展研讨。
与会院士、专家指出,青海拥有祁连山、东昆仑、三江北段等几个重要的成矿带,是我国西部战略性矿产资源成矿条件最好和找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矿业经济在青海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对于青海下阶段如何实现新的找矿重大突破,院士专家给出几点建议:要进一步拓展找矿思路,及时开展新发现异常的查证,扩大已有成果;集中抓好大型-超大型矿床的统一部署与勘查工作,突出重点,合理利用各种资金与方法手段,快出成果,快速见效。
加强成矿带综合地质研究分析,总结区域成矿规律与矿产富集特点,不断优化部署方案与勘查工作,提高勘查效果;建设新的制度平台,吸引各方投入,形成多元化投入大格局;要加强人才培养,为青藏地质研究领域培育一批优秀人才。
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提高地质找矿科技水平;产学研密切结合,多技术、多手段、多专业、多领域、多目标综合部署,综合配备;对现有各种地质信息资料深度开发和综合集成,大力运用新的成矿理论、新的评价方法、新的勘查技术,推进地质找矿工作,支撑找矿取得新突破。
此次会议拓展了青海地质工作者的视野,开阔了找矿思路,对提高青海省地质找矿认识,推进“358地质勘查工程”第三阶段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2251号
扫破碎机网微信公众号-阅读行业最新资讯